很多人都有这个困惑:看到别人写作、读书,自己也想做,但就是没动力去做。或者做了 3 天,就放弃了。
有人说,这是惰性。
还有人说,这是自控力差,或者自律性差。
但其实,这些都是表面。
1 重要还是不重要?
最根本的,是一个人觉得这件事情不重要,所以他不愿意做,或者没有动力做。
举几个例子——
一个人不会因为懒,或者自控性差,而不去吃饭。
因为不吃饭就会死。
他之所以吃饭,是因为吃饭对他很重要。
一个不会因为懒,或者自控力差,而不去上班。
因为不上班就没钱赚,就没饭吃。
他之所以上班,是因为上班对他很重要。
一个不会因为懒,或者自控力差,而早上不洗脸。
因为不洗脸就难看,影响在别人眼里的形象。
他之所以洗脸,是因为在别人眼里的形象对他很重要。
但一个人会因为懒,或者自控力差,而不去学习、不去读书、不去思考。
因为不学习、不读书、不思考,对他没啥影响。
至少短期内,不会对他有影响。
甚至长期内,也不会有影响,最多过的差一点,但还不至于压过什么都不做带来的舒服。
所以,学习、读书、思考,对他来说不重要。
当一个人认为一件事情不重要,那肯定不做了。
就算做,因为有「这件事情不重要」的前置,大脑会自发的想出很多借口,比如:惰性、没动力、自控力差,自律差等。
结果自然就容易失败。
如果一个人不想清楚「这件事情对我为什么重要」,那失败后就会一直在表面找原因,比如自控、惰性等,而这些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所以无法解决问题。
所以,行动、失败;又行动、又失败;再行动,还是失败。陷入恶性循环中。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无效勤奋。
王兴说,人为了逃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果然是这样。
所以,当一个人说他没动力、自控力差、自律性差、惰性时,其实是他没想清楚,这件事情对他十分重要。
要不然,你可以问问他,为什么要吃饭?
2 为什么有人不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54837/bfe48856790cd833.png)
你肯定见过另一些人,他们无论做什么,都能坚持下来,学习、读书、思考、练习技能,无论多枯燥,他们都能很耐心的做。
为什么?
因为他们认为这件事情很重要。
那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知道这件事情很重要?
我观察过,那些人大概分 3 种情况——
(1)赢在起跑线
这类人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父母一直告诉他们读书、学习、思考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会主动做这些事情。
他们知道,学习会让自己变的更好,更有竞争力。
换句话说,大部分人需要咬牙、坚持、设立意义清单的事情,在他们眼里,是理所应当的。
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这样,他们从小被灌输这样的理念。
这部分人,就是那些社会精英。
因为被传统教育鞭打的缘故,大部分人在离开学习后,就基本不学习。也没有意识去学习,但会有那么一些人,因为一些机缘(重大事件),打开另一扇门。
(2)重大事件
比如,读到某本书,被一个故事突然触动。有人因为读到名人传记,希望过那种生活,所以开始模仿名人。开始另一条学习、读书的路。
比如,看一个电视剧,被刺激到。有人看到综艺节目,看到别人的幸福生活,被刺激到,觉得自己如果不努力,以后永远也过不上这样的生活。于是,开始另一条学习、读书的路。
比如,看到身边一些人因为读书、学习过的更好,因为羡慕,所以愿意学习。
或者看到身边一些人因为不学习,生活窘迫,害怕步后尘,因为恐惧,所以愿意学习。
再比如,碰到一个贵人指点,走上另一条路。
还有更多这种。
这些都属于缘分,可遇不可求。
(3)遭遇重大变故
有人生了一场病,或者亲人离世,或者家庭变故,会重新思考人生。
他们对于孤独、枯燥,更有韧性。于是,也更可能做成事。
如果一个人,小时候没有被灌输「终身学习」的理念,没有重大变故,也没有贵人指点,还不愿意读书。
那他就不会对一件事情有深刻思考,也就不会意识到一件事情的重要性。
纵然别人告诉他,现在你不学习,以后生活会受影响。
他也不会听。因为「会受影响」这句话,没有感觉。他体会不到。
就好像,一个 80 岁老人给一个 18 岁少年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轻人根本不理解,这个「徒伤悲」到底是什么东西?
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多经历。
3 怎么解决?
上面的 1、3 经历,都没法复制。
要想让自己对生活加深思考,只有 2,可以间接体验。
(1)读书,读名人传记。
看看别人是如何成长的。然后代入进去,找到可以打动自己内心的点。
(2)看剧。
把自己代入进去,体验一些变故。
梅长苏只能活几年,为什么还愿意冒风险到金陵去?因为他不做,家人和兄长就要永远背上叛逆的罪名。
许三多,头脑简单,资质平平,他为什么要拼命锻炼?因为他不锻炼就没有后路。
(3)体验生活。
看看身边是否有一些中年男人,被房贷压的喘不过气,和家人吵架,被孩子的教育问题折磨。想想自己如果不读书、不学习,几年后就和他一样。想象最好带上细节,越深刻越好,最好吓得自己直哆嗦。
一旦打通这个关口,意识到一件事情很重要,人就愿意主动做事,后面就能获得正反馈,然后激励自己继续走下去。
越来越好。
这种内在驱动力,只能靠自己,别人帮不了。
如果你身边有一个人明明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但就是不学习时,不要去说服他,没用的。
同样的,如果你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但就是不学习时,也不要想着让别人说服你,没用的。
没用任何外部方法、技巧,可以让一个人突然变的有动力、有自控力,有自律性。
有人说,那我等贵人来提点,行不?
可以,但希望渺茫。
孔子都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所有有意愿、有能力教人的高手,都会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在积极主动的人身上。因为这些人更容易出成绩。
一个人如果不主动,你给他多少方法、资源、鼓励、安慰,都没有用。
因为——
一切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
自己想清楚,比任何人的建议都强 100 倍
为什么花 3w 块钱学课程,依然不会用?
天助自助者。
所以,自己想清楚,才是问题的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