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然科普
第19章 冬虫夏草只是“尸体”上的真菌

第19章 冬虫夏草只是“尸体”上的真菌

作者: 珜守約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15:56 被阅读686次
基因,人体微观世界执行者 作者:珜守约

      在藏区,采挖冬虫夏草最好的时节一般在每年4月底,到6月末期间。冬虫夏草最贵的时候,在很多人的眼里,等同于高价值的货币,而事实上,冬虫夏草只是几种尸体的复合体。很多人以为虫草在“传统医学”中历史悠久,占有重要位置,但是事实根本不是这个样子。

      冬虫夏草是30年前人为炒作起来的东西。在上世纪70年代青海,一公斤虫草收购价仅几十元,几乎没人吃,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虫草终端售价涨到了2000元一公斤,有文献专门统计了冬虫夏草的市场价格变化,很夸张的价格走势。

      某种程度上,冬虫夏草可以说是最昂贵的尸体。而这种超乎寻常物品价值的背后,源于人们总是相信虫草的神奇功效,比如很多人都曾听过的,冬虫夏草具有抗癌的效果,果真如此吗?

        在人类寿命大幅提升后,癌症已经成为普通人自然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无论是从提高生命质量的角度,还是延长生命的角度,抗癌都自然而然的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因此,很多人听到虫草可以抗癌的信息,开始不惜花大价钱购买。但冬虫夏草究竟有没有抗癌价值,还需要从头到尾进行捋一捋,才能让人理性看待它的真实价值。

什么是冬虫夏草

      中医和国内一般话语里所说的虫草,专指冬虫夏草,特指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和其寄生的蝙蝠蛾科昆虫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主要产自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高寒的高山草甸中。它根本不是所谓的“冬天为虫、夏天为草”的动植物于一体的神秘物种,说白了只是昆虫尸体带着一种真菌的混合物,这些古人可不知道。

      全世界已报道的虫草种类多达上千种,中国已报道约120种(梁宗琦 2007)。但虫草在古代医经中的记载,却远没有人们想的那么早,直到清朝时《本草从新》《本草纲目拾遗》等书中开始出现虫草,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大宝”,作为补药使用。

      也就是说,在虫草被人以为具有抗癌功效之前,更多人其实是为了壮阳而选择使用虫草。可想而知,到了后来商业力量介入之后,一方面将其冠以壮阳神药,没有忽略多数男性长期对于雄性气质的渴望;而另一方面又加上了抗癌功效,则是考虑到了人们应对死亡时的自然恐惧。这两种似乎本能一样的需求被商业力量全面利用起来,虫草的价格想不高都难。

      近年来,随着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不断被发掘和产业化利用,国内和国际市场对其需求量剧增,更是致使其价格也随之急剧攀升。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过度甚至毁灭性的采挖,导致冬虫夏草这一珍贵的野生种质资源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濒临灭绝。科学家本想通过研究冬虫夏草菌的基因图谱,来为日后进行人工培育做出努力,结果却发现,原来冬虫夏草不具备抗癌功效。各大虫草厂商所营造的几乎包治百病的冬虫夏草,终于高处不胜寒,迎来了一颗异常尖锐的子弹。

基因组研究证明冬虫夏草中无虫草素

      单价高昂的虫草,一直在寻找证明价格与价值匹配的证据,偶然中也是必然,那些根本不存在的价值,終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被发现。在国际知名科学杂志《细胞》子刊《化学生物学》上,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王成树团队发表的研究成果,认为冬虫夏草不可能含抗癌成分虫草素和喷司他丁。

      虫草素一直被认为具有抗癌功效。1951年,加拿大的Cunninghan等人从蛹虫草原浆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物质,当时被证实为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虫草素是虫草中核苷类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如抗肿瘤 、抑菌 、抑制病毒 、杀蚊虫 、抑制蛋白质激酶活性等作用。

      研究证明虫草素能抑制mRNA合成,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分化,从而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某些类型的白血病细胞更为明显。具体来说,虫草素能够促进抑癌基因p53的表达量增加,这样可以加速癌细胞的凋亡,同时使癌基因表达量下降,比如:Bcl-2基因,是细胞凋亡研究中最受重视的癌基因之一,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不过,研究人员也发现,虫草素含量过高时会引起细胞中毒,真菌在中毒时会启动相应的解毒机制,但是目前还不确定人体内是否有相应的解毒机制,这也表明,人类或许不能摄入过多的虫草素。

      事实上,自然界中广义的虫草超1500种,但并非每一种虫草中都含有虫草素。现代药理学对冬虫夏草的成分做了分析,主要是虫草酸约7%,碳水化合物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不饱和脂肪酸约82.2%,还有少量的维生素B12、麦角甾醇、六碳糖醇、生物碱等。可以清晰的从这个组成成分里发现,并没有虫草素,只有虫草酸。其实,富含虫草素不是冬虫夏草,而是蛹虫草,又叫北虫草,非常便宜,是一种可以人工培育的虫草。

      王成树的课题组,解析了蛹虫草和冬虫夏草的基因组,发现冬虫夏草确实比蛹虫草的基因组更复杂,但在冬虫夏草的基因组里,也确实没有找到虫草素合成的基因,可见冬虫夏草并不具备抗癌效果。

        此外,在2016年02月0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称,所检验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中,砷含量为4.4~9.9mg/kg,已经超过了保健食品中砷的安全标准值1.0mg/kg,长期服用有可能造成砷过量摄入,反而对身体不好。

冬虫夏草的其他基因研究发现

      冬虫夏草的研究比较热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的研究员高立志,带领科研团队在他们的研究中获得了高质量的冬虫夏草参考基因组图谱,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论。随着青藏高原的海拔抬升,冬虫夏草菌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大量扩增,这使得冬虫夏草菌基因组,相比于其它低海拔近缘物种,如蛹虫草等变得更大。

      这种基因组的显著性扩展,可能有助于冬虫夏草菌增强它的抗寒性,使得它们在青藏高原这种极端复杂的环境下,还能生存下去。但是,虽然基因组显著的扩增,但是蛋白编码基因却发生快速的丢失,这是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研究组猜测,基因丢失可能是和青藏高原高海拔环境变化有响应关系,因为高海拔地方的温度变化范围比较大,如果温度发生变化,基因就可能发生丢失,这也可能是冬虫夏草具有极高宿主专一性的原因。

      另外,这个团队还有个发现,通过对不同生态区域的冬虫夏草菌测序,发现其菌群体划分为低、中、高三个很明显的亚群体,也就是说,低纬度的群体与相对较高纬度的群体,冬虫夏草物种已发生了群体性的分化。这与冬虫夏草菌从繁殖方式有关,冬虫夏草菌是一种同宗交配型真菌,在青藏高原这种极端环境下,不需要借助其他媒介传播配子,就能低成本的只靠自身繁衍后代。但是,在价格暴涨以及年年“地毯式”采挖情况下,它们的灭绝也只是时间的问题。注:由同一母体产生的配子进行交配叫同宗,由不同母体产生的配子进行交配叫异宗。

        随着冬虫夏草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依然会去研究冬虫夏草。一方面是为了证实人们口中说的药效价值,假如它真的那么有用,日后也能成为规模化栽培的基础。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对冬虫夏草菌这一野生资源的遗传保护,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不应该为了一时看得见的利益,而做出过于疯狂的举措,否则,那些本来存在的丰富多彩、弥足珍贵,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参考文献

[1] Y Xia, F Luo, Y Shang, P Chen, Y Lu, …Fungal Cordycepin Biosynthesis Is Coupl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the Safeguard Molecule Pentostatin[J]. Cell Chem Biol, 2017 , 24 (12) :1479-1489

[2] 丘雪红, 曹莉, 韩日畴. 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现存问题与研究展望 [J].环境昆虫学报, 2016 , 38 (1) :1-23

[3] 赵晓燕. 冬虫夏草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J].农业与技术, 2017,37 (4) :17-17

[4] 丁向萍, 马力, 魏书堂, 冯国燕. 虫草素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对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2008 , 15 (2) :109-113

[5] 卢群, 罗少洪, 何伟彬, 梅文杰. 虫草素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抑制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J].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1 , 27 (10) :1477-1477

[6] 王雅玲, 刘竞, 刘阳, 金黎明. 虫草素抗癌机理研究进展 [J].安徽农业科学,2008 , 36 (34) :15046-15047

[7] 张姝, 张永杰, SHRESTHA, Bhushan, 徐建平,  …冬虫夏草菌和蛹虫草菌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展望 [J].菌物学报, 2013 , 32 (4) :577-597


原创作品,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有事联系,请发Email:1929917766@qq.co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19章 冬虫夏草只是“尸体”上的真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tm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