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独处是一件特别奢侈的事情。总是有那么多的聚会要参加,有那么多的关系要维系,可是你问问自己,这些到底是不是你想要的?我们是不是应该静下心来想想,我们有多久没有好好跟自己相处了呢?
学会独处,就是要我们学会跟自己相处。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做自己。一个不热爱独处的人,一定不热爱自由。
事实上,大多数的社交都是无意义的,不仅会占去大量的时间,还会使人在身体上和精神上感到筋疲力尽,而独处则让人更加充实,更加放松。选择独处,其实就是选择了自由。

我们为什么需要独处?
周国平说:“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
的确,我们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很难腾出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独立的思考,只有在独处之时,我们才可以通过内在的整合来丰富自己的思想。
虽然独来独往的人总会被贴上"内向、孤僻、不合群"等标签,但事实上,这样的人往往更善于思考,也更优秀。
央视纪录片《一 一的世界》中,一一从小就喜欢一个人玩儿,一个人吃饭,年幼的她甚至认为自己不需要交朋友。当幼儿园老师问她:"你为什么不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啊?你就只喜欢一个人玩吗?"幼小的一一竟坚定地告诉老师:"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你很难相信,这样的话竟然出自一个三岁小女孩的口中。但是仔细想想就会明白,一一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从小就受到了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一一自然比同龄人过早地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小小年纪仿佛就已经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认知。
长大后的一一也交到了一些朋友,也会经常跟小伙伴们一起玩儿,独处的时间也变少了,但她会觉得遗憾,因为她还是很享受独处带来的快乐。正如她所说:"跟朋友在一起是接收外界信息的过程,而独处则是整理这些信息,让自己变得更深刻的过程。"

独处让我们得以进行内在的整合,让我们变得更深刻,所以我们需要独处。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要远离群体,而是要始终能够保持独立,给自己留有足够多的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唯有独处之时,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做自己,去进行内在的整合,同时也不必为了迎合他人去牺牲自己的个性,而是能够更好地与己共存。
独处能够让我们从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中出走,回归内心的平静和充实,享受一个人的热闹。
刘若英一直是大众眼里优雅得体的独立女性。除了拍戏、唱歌,她把很多时间都用来读书、写作。在她的家里有两间书房,她和丈夫钟石回到家后,常常是一个往左,一个往右,分别走进各自的书房,互不打扰。看电影的时候也是各自去看不同的电影,看完之后再结伴回家,并分享对不同电影的不同感受。

她曾在自己的新书《我敢在你怀里孤独》中提到,“人的一生,不是在争取自己的空间,就是在适应别人的空间。独处是将自己无限放大,相处则是尽可能地缩小,去适应别人空出来的位置。”所以,她能够在复杂的娱乐圈中保持独立和清醒,活得自在又快乐。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独处使我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使我们的思想更加深刻,心态更加平和。我们在独处中,隔绝了尘事的琐碎与困扰,才能够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业,必然也能够做出不俗的成绩。
记得牛皮明明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韩寒:英雄都是一个人,只有喽啰才扎堆》,文中写到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辍学,出版长篇小说《三重门》,玩赛车,写博客,拍电影,从来不按套路出牌,做什么都能成功。可事实上,看似毫不费力的成功都是韩寒在背后不断努力的结果。韩寒的父亲韩仁均说,韩寒如果没有比赛,几乎每天晚上的八点开始写作或者看书,一直到早上六点,连续十个小时都在书房里。

优秀的人一定是孤独的,并且不以孤独为苦,而是能够享受和充分利用独处的时间。
龙应台说,“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源于孤独。”很多优秀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原因就是他们能够安然独处。远离一些不必要的社交活动,便摒除了世间琐碎之事的烦扰,才能够将全部心思付诸于热爱的事业,成功只是早晚的事情。
拉布叶说过:“我们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们无法独处。”一个乐于独处的人往往更容易快乐,也更容易成功。因为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的做自己,与自己的灵魂交流,从而激发深藏于内的巨大潜力。
孤独是生命的常态,人人生而孤独。
叔本华说,“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不得不承认,置身于人群中的狂欢会让我们更加孤独,而且,我们会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为了融入群体,我们必然要丧失自己的一些特性,变得不够真实,也必然无法真正地快乐。
从小到大,为了合群,为了摆脱孤独,我们做了无数丧失个性的事情。表面上,我们收收获了很多朋友,常常处于热闹之中,而事实上,我们也因此更加孤独。
大千世界里,我们常常置身于一群人的狂欢中,为了躲避孤独而假装合群。事实上,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间,我们往往迷失了自己,迎合了他人。

独处,是一世的修行。
生命本就是一场孤独岁月,无论我们看尽世间多少繁华,终将抽身出来,回归生命本身的安宁。
独处,是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
在独处中修炼身心,远离喧嚣俗世,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才能看清生命的本质和真相,更好地在世间自处。
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
唯独处之时,我们才是那个最真实的自己。逃离一群人的孤单,享受一个人的狂欢,这是我们在这个世间难得的清醒。
独处,使我们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
叔本华在《关于独处》中说,
“一个人的自身拥有越多,那么,别人能够给予他的也就越少。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