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热潮的背后…………

作者: 纵横与自由 | 来源:发表于2018-02-14 19:45 被阅读43次
          当我们唱响国学号角之时,请认真思考我们究竟是在弘扬传统,还是在复活封建?                                                                                          ——题记

          仿佛就是一夜之间,“国学”从小众的文化领域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大众流行词,不同的人带着相同的热情去弘扬他们心中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回归大众视野,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但这种迅速兴起起,席卷全国的国学热潮,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弘扬传统,还需要我们理性的分析。

    遍地开花的国学培训

            事实上,无论是基础教育的发展,还是19大的号召,都不足以引发这种热潮,这种热潮之所以被点燃,绝非是文化良知的集体觉醒,更重要的原因是部分人的切实需求与刻意造势,这对像上个世纪的“气功热”“保健热”“外星人热”,热潮的背后,都是对于大众心理的利用。

            前几天,南昌市一处名为“豫章书院”的私立办学机构“火”了,其原因是该机构对学生进行普遍且程度严重的体罚。

    豫章书院

    据该机构负责人表示,这种教育方式来自于传统文化中的书院教育,校方的说法倒也算属实,此书院,从校名到装修到制度,到学生衣着,甚至是体罚学生的工具和囚室,都具有浓浓的传统文化色彩。的确,校名叫书院,校服是汉服,体罚学生的工具,美名曰“龙鞭”,仿佛一切都是在国学热潮下向传统书院文化致敬,这种美好的幻觉致使数以百计的家长家将亲生子女送至此处来接受现代法治社会中的重度体罚与非法拘禁,他们都有一种统一的心理暗示,就是“送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好事”,至于是传统文化还是封建文化,这显然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畴

    王尼玛曝光于章书院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是常识,传统文化同样符合这一常识,精华与糟粕共生,落后,同先进共存,在这一层面上,传统文化与其他事物并没有本质区别,但不管是一夜爆红的豫章书院,还是同样引发巨大争议的女德班,好像不管是宣扬什么样的论调,传播什么样的价值观,只要身披传统文化的外衣,任何文化都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获得一定的影响力,即便宣扬的是三纲五常,男尊女卑,愚忠愚孝之类的封建残余,也依然能拥有一大批拥护者。

          我们不禁要问一句为什么,为什么这些封建遗留仍具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为什么我们弘扬传统总是缺乏理性,徒有其表?

            这一系列的问题或许都有同一个答案,那就是 需求

            这个时代的特征决定了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有什么样的需求,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发展,传统文化,当前爆炸式的野蛮生长正好符合了三部分人的需求。

            一是那些封建观念根深蒂固之人,总有些人认为孩子是父母的财产,女子是男子的附庸,他们认为三纲五常,男尊女卑,就如同是绝对真理,无需解释,自然也不容置疑,虽然在教育高度发达,社会风气开化的今天,绝大多数的人都认同如自由、平等之类普世的主流价值观,但却仍然有少部分人因为家庭教育,生活经历等多种原因,将自己的认知禁锢的封建社会之中,“豫章书院”“女德班”都是因为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才得以生存和发展的。

            二是部分观念走入偏激的文化学者,由于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存在着缺失,以致部分文化学者长期处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之中,最终演变为对现代文明的排斥,这种排斥就体现为对传统文化不经区分的全面学习继承,以及对于现代文明成果的全面否定,这些学者或者知识分子本身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认知能力,但为古典是从心里只有一个古典的幻梦,仿佛民族的未来就在于将现有一切文明成果打破,重新回到百年前的封建社会。

    收入的增加造就文化需求

            三是些刚刚获得物质上的富足,极度渴求精神层面获得发展的人。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40年,这期间中国有大量人口成功脱贫或成为新兴的中产阶级,这些人在物质上达到了小康,甚至是富足,但是因为多方面的原因,精神上依然处于匮乏当中,于是寻求知识上的快速上升,便成为了这一社会群体最为切实的需求,本来这对如何发展是难得的好事,但问题在于,这一社会群体过分的追求效率,追求成效,忽视了文化自身的规律,想通过精神层面的“大跃进”来达成文化上升的目的,他们有这样的思想倾向,并不难理解,因为这种追求效率的行为方式,与他们发家致富的过程是相一致的,但正是这种特殊的文化需求。为表面化封建化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土壤。

            由此看来,传统文化现如今所展现出来的状况,确实有其背后的需求推动,但是,什么样的文化都不可能凭空产生,文化需求再旺盛也不可能自我满足,也需要有人提供能符合需求的内容和产品。

            那么这些人又是谁呢?

            这是中国一类特殊人群

            给这类人下一个统一而科学的定义,十分困难,但我可以用一句话告诉你,他们是谁:他们就是那群在中华大地上搞过传销,办过教育,搞过美容,吹过保健,现在又开始倒腾国学的人,换句话说,那些曾经或是正活跃在我们身边的 传销主任,教育专家,美容先生,国学大师,在本质上都是这一类人,他们拥有着统一的做事风格和做事方法,无非就是讲座,培训,做推销。都是一样的滔滔不绝,都是一样的口若悬河,他们之中唯一的区别在于,有的人是推销产品,有的人则是推销自己,而这一部分致力于推销自己的人,就是当前造成传统文化非理性发展的背后推手。

    “国学”大师    与  传销导师  怎么看怎么像

            他们具体做的事情,大概就是将传统文化中最粗浅,最表层,最僵化,最容易复制的那一部分提取出来,再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再创作,最后心安理得的站在“弘扬传统”的道德制高点上,让他们自己加工转化的文化垃圾,一次又一次的分享给他们的认同者与追随者,这大概便是这一部分人的主要工作和生活状态,正是因为这种廉价的文化输出的存在,使得一部分的畸形需求得到了满足。

            问题又来了,我们身边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群人?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更为简单,简单到可以用四个字就完全概括,那就是  有利可图,在中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从前不被人们重视的事物,从大众认知的边缘进入社会舆论的中央,从而引发一股社会热潮,这其实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一些以前被人们所忽视的问题,很有可能会得到人们的关注,比如说保健,美容,子女教育,以及现在的传统文化,这些问题得到人们关注,本质上都是经济发展的结果,都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真正的问题在于,优质的文化内容都需要沉淀与打磨,而不管是沉淀还是打磨,都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一段优秀内容将发而未发的时间里,大众的需求是处在一种极端旺盛而不被满足的状态之中。有的人发现了这种情况下的商机所在,并快速生产低水平低质量的内容来填补大众的需求赤字。而这些利用所谓文化商机的人,便是我前文所说的这一类人,他们的出现是由我国国民普遍的认知水平所决定的,鉴于国情在短期内无法发生根本改变,这一类人依然会广泛的存在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虽然这部分人在整体上极具生命力,但它们粗制滥造的内容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满足人们的需求的,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这些低水平的内容大多会因为失去传播土壤而销声匿迹,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具有社会危害,以传统文化来说,粗制滥造所带来的很有可能是封建文化的复活,前文多次提及的“豫章书院”“女德班”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挥动着致敬传统的大旗,却在做着传播封建残余的勾当,不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是真的想弘扬传统,还是仅仅关注发达致富,他们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发展而言,都是极大的危害和隐患。裹挟着封建残余的文化热潮,与中国社会隐性的封建文化基因相融合,这其中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从封建走向开化的过程中国已经不需要再来一次了

            而对于此时此刻的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从热潮中冷静下来,如果是冲动是魔鬼,那么社会热潮就是全社会的魔鬼,这是一种集体的冲动,对文化领域尤为如此,任何文化都不是在热潮中良性发展的,我们需要热情,但我们或许更需要热情背后的平和与理智,只有理性才能使我们正确的面对我们所拥有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只有平和才能让我们挖掘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而将封建残余拒之门外,只有如此,我们才是真正的”为往圣继绝学”,才有可能真正的做到,“为万世开太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学热潮的背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be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