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

作者: 0034fcf3e721 | 来源:发表于2018-02-12 10:11 被阅读138次

    古时候大部分人不认字,也没多少人读得起书,书香门第毕竟少,只有家庭条件好或有地位的人才读得起书,即便是读书,用在读书上的时间也很少,而那种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人更是凤毛麟角,这就决定了古代不存在形成近视眼的大环境,患近视的风险和概率都很低。

    因此近视眼的患者并不是大多数,可以说近视眼是一种文化病。

    古代蜡烛成本高昂,北宋时期秉烛每条400文,常料烛每条150文。普通老百姓基本买不起,他们晚上照明多用灯油,宋代的灯油一般为植物油,这些植物油既用来食用,又可用来点灯照明。

    “庆元间,油钱每斤不过一百会”,即一斤灯油100文钱。宋代读书人乔行简酷爱读书,常常夜以继日,“每夜提瓶沽油四五文,藏于青布褙袖中归,燃灯读书”,如此可见燃灯一晚耗费灯油大概5文钱,比起蜡烛确实要便宜很多。

    更穷一点的连灯油也烧不起,只能在晚上映着月光读书。由于光线暗,加上灯油燃烧时冒出的黑烟,为人熟悉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宋代诗人杨万里、黄庭坚、陆游等都是眼疾重症患者。

    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中有着最早的关于近视的记载:“欧阳文忠(就是欧阳修)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

    在政府数年,每进文字,亦如常人,不以为异。贵人真自有相也。”宋代文莹《玉壶清话》记载了一则因为近视失态以至于惶恐染病最后一命呜呼的事例:“孙汉公……为右司谏,以弹奏竦望,疏议刚鲠。

    知制诰,掌三班。素近视,每上殿进札子,多宿诵精熟,以合奏牍。忽一日,飘牍委地四散,俯拾零乱倒错,合奏不同,上颇讶之。俄而仓皇失措,坠笏于地。有司以失仪请劾,上释而不问。因感恙,抱病乞分务西雒。

    不允,遣太医诊视,令加针灸。公性禀素刚,对太医曰:禀父母完肤,自失护养,致生疾疹,反以针艾破之况生死有数,苟攻之不愈,吾岂甘为强死鬼耶?遂不起。

    ”明代亦有人作了一首嘲讽近视眼的打油诗:“笑君双眼太稀奇,子立身旁问谁是?日透窗棂拿弹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画壁磨伤鼻,为锁书箱夹着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

    寥寥几字,将一个老眼昏花,到处磕磕碰碰,只能在云山雾罩中过一生的近视眼读书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出来。

    纪晓岚就“貌寝短视”,说明他貌丑而有近视。这说明古人对近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没有什么应对办法。如果近视度数深,那就要贴着书看,达到“闻墨”的境地。

    《本草纲目·葛蒲》记载:“石菖蒲置一盆于几上,夜间观书,则收烟无害目之患。”菖蒲在古代被誉为“花草四雅”,可不单单是因为观赏价值高,主要是因为它有吸收有害黑烟的功效。

    也有人直接从灯油上着手,把普通的植物油换成枸杞子榨出的油,宋代赵浩《养病漫笔》记载:“枸杞子榨油,点灯观书,能益目力。”

    老少咸宜的方法是外洗法。外洗法就是打一盆热水,用双手洒在紧闭的眼睛周围,据记载苏轼本人因写作过劳所患的目痛,“沃之而愈”,邵兴宗长期坚持洗目,“令昏目复明,遂能读小字。”有没有效果不好说,至少从讲卫生这一点上,是不错的。

    剩下的一种方法是吃中药,药补加上食补。《本草纲目》记载多种药物有明目助读的功效,比如芜菁花“主治虚劳眼暗,久服长生,可夜读书”,槐实“令人可夜读书,延年益气力”,苍术“治目盲,燥脾去湿宜用”。

    各种医学典籍中也记载了不少方剂用于治疗眼疾,比如加了磁石和朱砂的神曲丸;熟地、黄连、决明子、没药、菊花、防风、羌活、肉桂调制而成的地黄丸;巴戟天、肉苁蓉、五味子、构祀子、菊花组成的菊晴丸等等。

    西式的眼镜大约是在15世纪中期传进中国。

    据说是在1410年,由满剌加国王朝贡而来。但因为当时的眼镜镜片是由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磨制成,材料稀少,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根本戴不起,故而常被皇帝当作宝物赐给大臣。

    当时的眼镜叫“单照”,即只有一片镜片,戴起来也不太方便,用时戴,不用时就摘下。相传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就是个大近视,平时常用单照。清代后期,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的打开,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价格更加便宜的新式玻璃眼镜也大量传入中国,被更多地中国人接纳和使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wd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