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路上的杂技
1、为了解决一些游戏中的难题,需要了解汇编里的多级指针、基址和特征码;
2、网络上有很多分享,但看了几十个不同UP的教程和案例后,感慨学习的路上风景一直很独特,太多的杂耍和奇技;
3、很多人是半学半分享,明明自己就是新手模仿,却还出来分享收获,属于一知半解带着半知不解的游花园;
4、那些真正懂得,并且还能“讲”得明白的,却成为了小众少数,需要随着理解增长来甄别;
5、下一步行动:
(1)网络分享太容易,太多“一知半解”误以为自己懂了,学习时要提防新手教菜鸟的情况;
(2)可以通过堆积学习案例,横向比较不同人的讲解来学习,因为表述和听讲也需要匹配,找到“适合自己”的案例去理解;
(3)杜绝一言堂式的学习,如果只有一个老师,则找不同学生横向比较交流;
(4)最好是不同老师、不同案例,交叉学习知识点,并以此验证自己是否理解正确;
【二】团队合作中的聚焦
1、团队合作过程中,经常碰到各成员在明确目标、制定策略前,就急于行动,企图验证自己的想法和方案;
2、不同目标,不同步调的努力,很难把资源,人力,时间聚焦在一个点上,会形成资源浪费和内耗;
3、虽然初期行动和效果让人眼前一亮,但接下来将无法同步进度,更甚至影响最初目标和方向;
4、下一步行动:
(1)在明确团队的目标策略后再行动,避免走弯路;
(2)要提醒团队成员,应具有共识,目标一致,分工明确,然后再行动;
(3)保持以目标为导向,采取合理的策略,特别要用阶段会议同步进度和达成共识,确保团队合作中仍会聚焦;
【三】学习路上的世外桃源
1、本来只想简单地改改游戏,结果误进做逆向工程的小圈子,里面的群友都挺奇怪和友好,最特别的是外挂基本知识很扎实;
2、很多之前不可理解的操作,在这里是基本功,而且还有更高深的逆向技术和手段;
3、想象中的神功也许只是别人的常态,专业对口才简单直接,可见有时需要找准圈子;
4、下一步行动:
(1)论学习环境,一定要找到专业的小组织,除了有及时反馈,还能提供大量的可参考、模仿案例;
(2)不管学什么,从一开始就要躬身入局,理论看再多,不如上手实践,实操是检验理解的基石;
(3)学习的最好资源是过来人的分享,应着重分配这部分时间,同样的学习者交流虽有收获但毕竟有限。学习也要现实点……
【四】学习路上的天书到地书
1、学习中偶尔碰到一种情形:初读犹如天书,好像学了点东西,但又没有完全学到;
2、当经历了很多次再学,或是机缘巧合,再读时已经轻车熟路,曾经的天书不再晦涩难懂,甚至关注力不会在上面多停留一秒;
3、随着这种情形多次出现,从面对天书的那种痛苦,到最后醍醐灌顶地拍掌、兴奋,让自己默认这就是学习过程;
4、其实初读时因为没有背景知识,每一个“知识点”都无法建立关联,后面经历多了,才有各种可关联的“理解”,这才由天书到地书完成转变;
5、下一步行动:
(1)明确学习的逻辑,一定需要背景知识与输入形成连接,在天书阶段必须主动去增加这些关联;
(2)最简单有效的,就是频繁地沉浸在基础知识中,去琢磨、去尝试,加深印象使它成为长期记忆;
(3)虽然天书阶段的苦涩和无力总会出现,时间长甚至引起挫败感。但一定要提醒自己,只是阶段意志力消耗过大,这本就是学习的过程。只要能给不理解的知识点,建立关联并纳入记忆,就能打破这个阶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