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到了数学解题过程中思维的可视化,今天在阅读《给孩子的五顶思考帽》时又见到了阅读过程中思维的可视化。作者主要介绍了思维导图和思维训练单的几个工具。
思维导图主要包括了圆圈图,气泡图和流程图。这三个导图并不陌生,在《六顶思考帽》中又介绍过。具体可见下面的图片。作者有给出例子。
圆圈图 气泡图 流程图思维训练单作者也是给出了三个模型:毛毛虫式,鱼骨头式和故事山式,具体样子见下图。三个模型也都见过。
毛毛虫式 鱼骨头式总的来说,这几个模型或者导图对我而言并不是新知了,但是我和作者的区别是作者把它们使用起来了,而我纯粹的就是了解了了解。虽然这6个模型在使用时都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对于孩子的阅读和阅读中的思考其实是能起很大作用的,它们就像是一束光引着孩子们进行思考,加深阅读的深度。
思维是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系统化等在内的一系列过程,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将其转化为理性认识来解决问题。比如数学中的一道行程问题的解答题,我们通过读题获取的是感性的知识,读题,理解题目的表面意思,思考题目的深层含义,结合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要求出这个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等。
通过今天的阅读,我也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女儿在学习数学、物理过程中理解新知识点或者再做曾经做过的题目还会出错,很可能她在面对一道题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去思考,也无法理解曾经做过的题目是如何一步一步推演出来的。女儿的思维逻辑性和清晰性确实是比较欠缺的。思维是很抽象的东西,所以把思维过程可视化后孩子就更容易理解这个思维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