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而后有定

作者: 原疯不动 | 来源:发表于2018-07-29 00:47 被阅读97次
    图片来自网络

    继续写点东西。这个月的写作时断时续,可以找出很多理由,但最大的理由莫过于心烦意燥,不得安定。“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先决条件的“止”是什么?仅仅是停止吗?但说停止也对,人生永远不知道满足,不懂得适可而止,又如何能安定下来。但问题是如何能“止”呢?

    后来发现问题不在“止”上,而在于“知”。所谓“知止而后有定”,而非“止而后有定”,强调的是“知”。我不想用文言文绕老绕去,说白了,仅仅靠机械的停止状态来获得定,即使暂时定下来,也无法长时间维系。所以古人的智慧就在于此,这种状态不是物理上的、形态上的,而是一种心智上,意识形态上的。古时候的“知”通“智”,智慧之意。当然此处的“知止”我不敢差强人意做说文解字,只想说明有这个“知”为前提,那么“止”的状态必定是受心理活动和主观意识所控制的。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懂得适可而止。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怎样才能懂得适可而止?

    古人的智慧最令人头疼也在这里,看似把问题说得很通透,可遇到了实际问题又无法提供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比如怎样才算“知”?什么样的“止”才是适可而止?仿佛古人只给了结果,却没告诉我们方法。就像“格物致知”,必须格尽天下之物,才能获知天地之间的奥妙。但谁又能做到呢?王阳明格了七天竹子差点把小命给格掉了。有人问佛陀宇宙究竟有多大,佛陀也只能闭口不语。天底下最聪明的苏格拉底与人辩论,从一个问题的辩论,他可以牵扯到十个、百个其他问题之上,只要他愿意,他可以辩到无穷尽。可穷追到底,似乎人类都无法给任何一个问题一个标准的答案。然而,人类似乎是为了答案而活的。没有了答案,人类仿佛就失去活着的理由。即使现在没有答案,人类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寻找答案。

    于是关于“知止”,很多人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其中南宋大儒朱熹理解为:“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他将“止”理解为一种至善的目标,而“知”则是努力实现这个目标的志向。尽管很多人觉得非常牵强,但也不失为一个答案。而老子《道德经》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墨子曰:“知止,则日进无疆”。这两位大圣贤所说的“知止”好像与朱熹所说的又不像是一回事。所以一直以来,尽管我知道不能追求极致的标准答案,但圣人之间的“打架”确实让我犯难,该听谁的?搞不清楚这个问题,我如何能“定”?

    直到我看了雪漠的书,他老人家时常说的一句话,人的一生就是由无数个选择所构成,选择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全在于自己的心。直到这一刻,我才算明白“止”其实不过是一种选择。这种选择的决定权完全在自己手里,在选择确定的那一刻即为“止”。我仿佛一下子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读书和工作,我总在纠结该如何分配比例,我到底是以工作赚钱为重,还是饱读圣贤书为先,亦或两者兼顾?其实任何选择都没有对错,在做出选择的那一刻,你之前的状态就“止”了,只要你按照自己的选择做下去,平静而坦然地面对选择所带来的一切结果就足矣。直到下一次再重新做出选择,这一段持续的状态又将止步。

    而选择一样东西,就意味着必将失去和放弃另一样东西,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就是所谓的“止”。既然选择了读书,那么就老老实实读书,不去想工作上的事。一旦开始工作,那么读书就暂且放一边。于是,我在慢慢适应这种切换,而在这种切换过程中,也慢慢体会到了选择之后带给我的“定”。可以很确切的说,在没有做出选择之前,这种状态还不能称之为“知止”。既然明确了选择,那么“知止而后有定”将是自然而然之事。就像小孩子专注于他心爱的玩具,他能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做他最喜欢做的事情,这时候,他选择了玩具,他的定力是无比专注的。直到妈妈说:“小宝,这里有好吃的,你想尝一口吗?”这时候他才会重新做出选择。

    最后,问题又来了,我的选择正确吗?我所选择的是我心甘情愿的吗?我会义无反顾地执行我的选择吗?没关系,一次次的选择,一次次的尝试,直到你愿意为之而定,为之而静,为之而安,为之而虑,最后也必定为之而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莫觉Chaos:智止而后定
        深以为然,以前竟然没想到🙏

      本文标题:知止而后有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go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