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人救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自55岁到68岁一共14年,一直处于周游列国的状态。在此期间他一共去了七国。有的国家呆的时间极短,比如说曹、宋、蔡、郑,楚都只去过一次,甚至是路过与国君并无交往,他主要在卫国和陈国待的时间长。其中孔子在陈国居住近4年,而卫国居住了将近10年。孔子之所以去鲁适卫,是因为他觉得和许多国君相比,卫灵公还算是个过得去的国君,他修“康叔之政”可是他在成魏国待了10年,卫灵公的脸色让他越来越尴尬,其夫人南子的美色又让他难堪,甚至传出了古今天下第一绯闻。他可以不在意诸侯对他个人的礼遇,但是他特别在意诸侯对于他政治理想的态度,因为,他这一生都在渴望复兴周王朝的礼乐文化。可惜,在卫国待了十年也无法实施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已,只得再次离开。
一、辟人还是辟世
孔子离开卫国后,说了这样的一段话:“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必辟言”我觉得,孔子说出的这句话,应该是分为三个层次的:分别是辟人、辟地、辟世。
何为辟人呢?就是躲开某一特定的人。辟人的人还不是特别绝望的。因为他认为还有别的国君能实行他的主张。比如说,孔子离开鲁国是为了避开季恒子,孔子离开卫国是为了避开卫灵公。
辟地比辟人又进了一层。整个国家都已经无可救药了,他只能离开这个地方,前去寻找下一个能够实现他政治理想的地方。鲁国不适合孔子,他就离开了去了魏国,魏国不适合孔子,他也离开了去了陈国,陈不合适他再离开,去了楚国,所以孔子一直在辟地。
辟世者,更绝望,这是因为这类人他们认为天下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实行他的主张,他只能避世而去,与世隔绝这就是隐士,隐士是彻底冷了心的人。
孔子终生都是一副救世的热心肠。虽然他一直在辟人辟地,却始终不辟世,,孔子所创建的儒家就是要在这乱世的世道之中纠缠,为正义而战,这也正是孔子的儒家精神,更是孔子心目中士的精神!,贤者辟世,孔子不是贤者而是圣人啊,圣贤圣贤,圣在贤之上!!!!他就是一直不停寻找,虽看透世道,却仍然不愿辟世的圣贤之人。
孔子之前,“士”是专门从事某些特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孔子之后“士”不再致于仕,而是至于道。一个人可以不用做任何具体职业,而是专门从事学术研究进而担当天下、担当大义,,这也是孔子对中国文化史上巨大贡献之一,,所以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就是孔子辟人的十四年。孔子辟人,但他永不辟世。
二、耳顺之境界
孔子周游着,前行着,,在一路的风尘和冷言讽语中,他又抵达了人生的又一种境界,六十而耳顺。
“耳顺”,通俗的来说,就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孔子的耳顺境界,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尊重别人的意见,当听到逆耳之言时,不再大惊小怪。
(2)明白自己的斤两,听到顺耳之言时不会沾沾自喜。
(3)坚持自己的立场,听完以后仍然我行我素。
概括来讲:就是理解别人坚持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耳顺确实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只有不受别人干扰,不被别人误导,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做给别人看,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做自己的大事,完善自己的人生,同时不计较别人,不纠缠别人,自己的人生境界变得宽容更大度了。逆境中成长,既逍遥又救世。这种人生境界,真是我毕生的追求,目前来看,自己还是不够豁达啊,不然自己的情绪在进入班级那一刻,会很轻易的受他们的表现而牵制。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
“虽千万人,吾往也”孟子的这句话特别能概述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一意孤行的殉道精神。
人的伟大不是因为他的聪明,而是因为他的坚定,聪明的人好找,坚定的人难求啊。各个时代,无论乱世还是盛世,都有隐居之士,他们中有的是为自己的仕途鸣不平,有的是为当时的天下万民鸣不平。但是他们也仅仅只是鸣不平,选择避世。这些隐士早已把世道看穿看淡,知道无可挽救就彻底走向绝望,避世而为。他们总认为自己是聪明人,是明白人。
难道孔子不知道吗?他所处的春秋时代,群侯争霸,流血漂橹,生民涂炭。这乱世需要人去拯救,因为责任比聪明更重要!真正伟大的行为,就是孔子所开创的儒家,他们介入当下世道的纷争,为正义、为公理、为生民、为大道而战,而不是避世而行,逃避现实。“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正是孔子伟大的所在,他的这种精神流传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代的后人,孔子“由凡入圣”莫不与之相关。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深受感动,复制过来,与君共勉:
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去做官,如果你觉得人民没素质,就从你开始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就从你开始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而不是一昧的谩骂,抱怨,逃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果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