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妈妈,最高兴的事情之一就是孩子像个绅士或淑女,有模有样地吃饭。还有一个就是孩子总是自动自发地拿起一本书,然后端坐着阅读。
这时候,我们的脸上一定会流露出“亲妈式”的欣慰笑容。但我们心里知道,这种美好的画面背后,需要多少呕心沥血的努力啊!
做为一名小书虫的妈妈,时常被问到怎么培养孩子看书的问题。
最近,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觉得孩子阅读这件事情,的确有不少学问。
结合《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这本书的阅读心得,和自己的实战经验,总结一下,分享给大家。
1、 阅读是一个循环。
关于阅读这件事情,关系到了选书-阅读-延伸三个环节,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在这整个过程中,一直贯穿始终的就是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一般是父母或者老师等,我们统一称之为“领读人”。
1)选书
鼓励孩子阅读的第一步,就是要选择一批“好书”。
那么问题来了,好书的定义是什么呢?
好书首先是我们感兴趣的书。
因为只有我们感兴趣,才能真正充满热情地带领孩子去阅读,从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其次,可以在经典中挑选。(关于选书,是可以单独展开的另一篇了。)
花时间选书,是阅读循环的第一步。
2)阅读
真正地阅读是阅读循环的第二步。
“阅读”的定义是什么?
父母常有的定势思维认为,阅读就是眼睛扫过文字,将书里的文字、画面装进脑袋。
事实上,这只是其中一个小环节而已。
真正的阅读,是一个孩子和书“互动”的全过程。
比如,当孩子拿着翻翻书《小波在哪里》,他会认真思考怎么把那些翻不开的翻页打开,怎么盖上,怎么征服手中这本书。
孩子在摆弄书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不亚于我们读完一本高深的学术著作。
翻书和玩书,都是在阅读。
很多朋友跟我说“小柚子怎么那么爱看书啊?我家的娃只会撕书”。
我只好无奈地笑笑“他也撕啊,读书破万卷嘛”。
撕书是孩子和书本“破冰”的一种方式,总有一天混熟了,他会真正地去了解它,特别是一本他真正感兴趣的书。
撕书,也是阅读的一种存在方式。
此外,阅读,也可以是“不安静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允许孩子以“不安静”的方式读书,特别是低幼的孩子,可能会在边读书的过程中边玩,甚至即兴表演起来。
我们不要过分坚持“安静的要求”,这样会破坏他们的阅读兴趣。
对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孩子来说,我们能帮助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认可他们完成的每一个步骤。
当他注意到书架上的藏书,是一步;当他从书架上选出一本想读的书,是一步;坐下来阅读,也是一步。
阅读,是需要花时间的。
给孩子时间阅读,帮助他们一点点加长阅读时间,找到书籍带来的乐趣,是我们作为领读人最重要的工作。
3)延伸
在孩子阅读完一本书后,我们有必要引导他们做进一步的“延伸”。
这种延伸包括继续去读同类的书,或者是和孩子谈论看书后的心得。
这两种延伸,都有助于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思考型的读者。
这样的延伸会带来一个新的阅读循环。
让他们去找更多感兴趣的书,让阅读持续下去。
此外,还可以鼓励孩子和朋友一起讨论阅读过的书,从而帮助孩子们读到更多的书。
因为孩子选择图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从朋友那里打听到信息,特别是孩子慢慢长大,更容易受到同龄人的影响。
我们要引导孩子不只是停留在表层阅读,认为阅读是打发时间的活动。
更要进行深层阅读,去思考书籍背后的意义。
通过带领孩子一起思考,明白这本书究竟带给他什么,而进一步发掘他的阅读兴趣所在。
成为一个“有品位”的读者。
4)领读人
在整个阅读循环中,离不开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但是,一个从不阅读,或缺乏阅读经验的大人,是很难为孩子提供协助的。
因此父母成为一个合格领读人的前提是,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父母能做的是:
1)鼓励孩子选书;
2)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3)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给予支持和肯定;
4)鼓励孩子做读书笔记,让孩子尝试写作并制作成书;
5)回顾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有益的经验,传递给孩子。
2、 阅读环境的营造;
阅读,需要专注力。
而环境对专注力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周围比较嘈杂,我们就很难静下心来阅读。
所以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包括了心境和情境。
心境指的是我们在参与一项活动时的心理准备和态度。
而情境则指的是我们周围的环境。
心境比情境有着更大的影响力,所以也有很多人可以在闹市中读书。
影响心境的因素有很多,兴趣是一大关键点。
有一个培养心境的办法是 “预热”。
在孩子正式阅读前,我们可以先抽出一点时间来为孩子读故事。让孩子进入一个故事天地,感受到一种阅读的氛围。
当孩子沉浸到阅读世界里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开始自主阅读了。
情境的营造,更多依赖的是布局和陈列。
首先,要把精心挑选的书变成“手边书”。把书布置在家里的各个角落,让孩子随手可取,随时进入阅读状态。
其次,在家里给孩子布置一个专门的“阅读区”,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氛围。
当然也可以走出家庭,到图书馆去,让孩子体验到和小伙伴一起读书的感觉。
再次,在阅读区提供充足的书籍,让孩子进入一个浏览的环境。确保他可以选书,而不只是被动地读你选的书。
最后,在孩子自主阅读的这段时间里,我们最好以身作则,在一旁读自己想看的书。
3、 讲故事和读故事的不同;
阅读的世界不应该是平面的二维空间,而是立体的三维空间,它应该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精彩世界。
我们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进入这样一个阅读境界,而讲故事就是非常好的方式之一。
讲故事是通往阅读的阶梯。
有证据显示,让不喜欢阅读的孩子们听故事,很容易会让他们产生阅读的欲望。
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孩子,孩子在故事中会被点燃幻想,驱动他们成为一个好读者。
所以阅读,可以从讲故事开始。
和孩子分享关于你的故事,同时让孩子回馈一些来自他们世界的故事。
孩子自己创作故事,通常都是用自己的逻辑,结合丰富的想象力的创造。
孩子在聆听故事的同时,也学习了诠释故事。
讲故事能力的养成,可以在阅读中学会和作者合作,一起诠释出书中更丰富的内容。
4、如何给孩子讲故事;
1)作为父母,要建立一个故事资料库。
包括两种,一种是可以即兴发挥的故事;一种是必须忠实呈现原著的故事。
而两种故事,都需要我们提前阅读,对故事的经典情结要保留,才能保持故事的风貌。
2)慎重选书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适合每一个领读人讲述。
挑选适合自己气质类型的书籍,更容易发挥出自己表演者的水平。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适合每一个听众。
留意孩子喜欢哪些故事,哪些人物形象,哪些类型的书。这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积累的过程。
3)充分准备
在讲故事之前,必须反复阅读,并且铭记最大的吸引点和自己的独特感受。
同时,将故事的发展脉络了然于心,才能在讲故事时做到轻松自然。
5、如何陪孩子读故事
在听故事中,孩子已经为“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做好了准备。
1)而读故事,就是将文字转化成一幕幕影像的过程。
绘本是阅读新鲜人进入文学世界最自然的一个渠道。
不论什么年龄的孩子,绘本都像纸上的剧场,为他们演绎出阅读时内心世界呈现的一幕幕画面。
缺乏阅读兴趣的孩子,可以从绘本开始。
2)对于一些孩子常忽略的书,可以通过给孩子读书的摘要,去点燃他们的兴趣。
选择的摘要最好能自成一体,即使没有听到书中的其他部分,也可以获得听故事的满足感。
3)读故事的时候,语速要比讲故事的时候慢一点,因为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领会文
意。
4)读故事之前,一定要自己先阅读之后,才能为孩子读。
带领孩子享受阅读,拥抱这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吧!
我们会发现,阅读是让孩子和我们最快成长的途径。
而陪孩子读书,是回报最丰厚的一种投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