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超出预算的旅行,我就想到一个朋友说他们去东京的时候,在街头看到河豚锅。朋友很想尝试,但知道这个很贵,犹豫了好一会儿,问旅伴想不想吃。
旅伴笑问:“你是不是想吃又觉得有点贵?”
她点头。
旅伴又问:“平常工作赚钱辛苦吗?”
她又点头。
旅伴再问:“辛苦赚钱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吃想吃的东西吗?”
她再度点头,她们一起走进店里。河豚锅味道不一定记得,但是开心的感觉难忘。
其实我的旅行很少设定严格的预算,只是出发前会抓个大概,尤其是以前没有其他支付工具,信用卡也不是到处都可以用,要计算一下带多少现金,要换多少外币。
最好笑的一次是在意大利,我和一个比我小一岁的妹妹一起去旅行,但是我们两个都没什么预算观念,花钱也大手大脚。最后几天在罗马,我们数着身上的现金,乖乖开始规划。
我们的规划很简单,就是先把去机场的巴士钱留下来,把钱和护照放在一起,这笔钱无论如何不能动用,要确认自己回得了家。
那次旅行,我们也没搞清楚到底是哪里超出预算,也没有认真计算,是带的钱少了,还是花多了,就当作意大利的消费水平比我们想象中高吧。
德国倒是真的比我们预期贵,那趟旅行我们有旅伴稍微控制花费,没有大手大脚花钱,所有的支出也都算合理,可是结算下来还是比较贵。跟其他欧洲国家旅游比起来,相同的15天,至少多花了两三千块。严格分析下来,应该还是吃的花费高了。
还有一次去日本九州也特别有意思。
那时候信用卡已经很方便,提款卡在国外也可以在提款机取现金,只是需要手续费。
我们本来现金是有多准备的,只是有一晚的温泉酒店不能刷卡,而且还是一泊二食,金额不少,造成我们身上的现金大幅减少。
最后几天的时候,大家身上都没有太多现金。晚上准备吃饭的时候,我们讨论要取款还是要找可以刷卡的餐厅。
我们一起算了算大家身上的现金,算了算剩下两天的花费,除了吃饭,还要便利店买饮料零食,还有些想买的小东西不一定可以刷卡。于是决定取一次款,大家一起用,分摊手续费。
也是很特别而难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