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周记:从职场到家庭

周记:从职场到家庭

作者: 君若清晖 | 来源:发表于2018-04-14 08:52 被阅读16次

文|渔夫鱼妇

人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故,特别是女性,选择家庭和孩子最终会放弃职场。不然当今二胎时代,那也只能请保姆和不是保姆胜似保姆的父母来替代。

我也有类似的困惑。上班劳累一天,回到家面对孩子“妈妈长、妈妈短”的声音,真得是不怎么想应答。问题是不行啊!因为自从你有了父母之身份,就需要担负起属于教育跟养育的责任。更何况,那个小孩儿眨巴着清澈透明的眼睛,在跟你交流时,真是又可爱、又可怜呢。

我身边有女强人,也有家庭主妇。女强人有了俩娃后,依然叱咤职场。时常的,还会发些工作照来激励周围的同事。娃娃则是奶奶家和父母双管其下。

全职妈妈则一心忙着丈夫和孩子。尽管在家里。操劳程度一点也不输职场女性。部分会打理的,把一个家经营的井井有条;而那些忙也不受家人待见跟尊重的,长此以往或许会成为没有位置的怨妇。

曾经听过所谓给予之爱。给予其实比需求难。当一个女人全身心的为家庭(父母、丈夫、孩子)付出时,并未换来一声“感恩”或尊重。反而是来自老公的嫌弃和孩子的不理解。往往就会出现痛苦甚或抑郁的情绪。

这个时候,感到全世界都在抛弃自己。

可换个角度。我们认为的付出是不是家庭关系成员中乐于接受的?他们是否能从相同的视角看待我们的辛酸不易。

正因为人与人是不对等关系,所以才会出现以上不同的情况。换做男人依然同理。

当我们只关注关系中的“我”,很容易强调突出自己怎么怎么样而忽视他人的感受。而那些处理的很不错的人,则是充分融入多元模式,知道怎样灵活相处才会更好。

这个周,得到了职场中来自前辈老师的鼓励。说我在演讲方面有天赋,这个跨界学习的时代,完全可以多方面尝试。

我很高兴自己曾经最胆怯,没有一位老师在成长中说我可以的“演讲”方面,还会有人来认可跟鼓励我。说实话,莫不是需要出长差,没法兼顾孩子教育,我真得想去试试了。

孩子学校也出现了点问题。刚换的语文老师才教了一个半月就面临退休。而之前学校没有跟家长沟通好,导致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的学习受影响,表示要集体说理去。

虽然因为不想脱离群体,我也参与其中。其实我反而看得很淡。当看到孩子根本没受影响,他们有能力处理自己的成长中部分问题时。我感到做为家长的我们还是不要太过于敏感。给孩子些发展空间不好吗?

写了有几周,我才发现,其实这样的一种方式,原来叫“认知疗法”。

碎碎念完毕。清晨,早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记:从职场到家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mk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