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去问一个企业,你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是QCDS,也就是我们常说更好的质量吗? 更低的价格吗?更快的交付和更好的服务吗? 这些可能都是,也可能不是。尤其是B2B的业务模式里面,销售的关键成功的因素是关系,而关系的核心又是什么? 是能帮客户解决经营问题或者个人解决业绩问题。
在展开之前,先画个重点吧,能帮客户解决问题的销售才是好销售
我今天就尝试站在一个“老采购”的立场,从不同的纬度给大家说明以下怎么才能做个“好销售”,或者说怎么选择“好客户”
一,看客户怎么对待供应商的
这里不但要看他怎么说的,更要看他怎么做的。比方说,有的公司会对每一个供应商说我们是战略合作关系。同时还和每家供应商都签订了所谓的LTA(长期供货协议),注意一个企业资源是有限的,没有差异化的不是真爱,充其量是博爱。一旦它找到了更合适的供应商,抛弃你,连声再见都不会说。
二,看客户是如何选择和评价供应商的
显性标准: 这里就是大家所水质的哪些标准,除非是关键差异或者硬性指标,这都不会造成关键差异,也不会成为选择你还是不选择你的理由。
隐性指标:你知道你的客户或者关键决策人目前的困难或者受到的挑战吗? 比方说,你的客户是一个新成立的企业,资金流暂时比较紧张(当然客户永远不会对供应商说自己的现金流紧张),长账期就会比低单价更能帮助你赢得订单。比方说,采购的关键决策人刚刚被老板批评了所采购的物料质量不好,这时候也许你的高单价会比你的低单价更能赢取订单。
关键决策人:表面上看,大多数公司都有采购流程和制度,是制度决定了向谁采购和采购多少。其实不然,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少数几个人,并和他们建立联系,才有可能真正扩大销售机会。这里有两个大家常常步入的误区:一是乱枪打鸟,在没有鱼的池塘钓鱼,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二是希望通过优化销售流程来增加销售,或者电子化,这些都不能有效地增加销售,因为销售的起点是客户,只有突破流程边界和组织边界,和客户建立关系,为他们带来方便并解决他们的困难,才真正有可能增加他们的销售。而关键决策人又分为以下几种性格,我们差异化地对待:
1. 干脆利落型:你就别和他兜弯子,绕圈子,直接低价,爽快点
2. 称兄道弟型: 也许他对每个人都这样,这样情况下,一定要充分了解他的预算和时限,以做到心中有数。
3. 学者专家型:一定要给讲清楚你的方案的优势,工艺差异,技术指标,做到他问道的你都知道,甚至他不知道的你也知道。
4. 不冷不热型: 也不要灰心,说不定他对所有的人都这样。同时,你也有可能明白了事实的真相,没有成交的可能,你可以暂时投入资源继续开发。
三, 提前做好客户选择,避免被选择
a) 你的客户,和你客户的客户有增长的空间吗?
b)你所提供的或值你的客户所提供的是战略物料吗?
c)他们目前有什么困难吗? 你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d)他们未来会有什么战略举措,对你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可以根据以上问题,设置战略规划资源。
四,好销售都不要激动
客户一抱怨某个供应商,立马感觉生意要来了,激动的不得了,甚至有点忘形。为什么不要激动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太得意了影响你对事情的判定和发挥
2. 用了那么就久的供应商说换就能换的吗? 可能的原因有很多, 这里不妨问问自己?
a) 这么差的供应商,为什么以前没有换
b) 也许这个供应商的这么差的业绩,是由于客户引起的。你一脚踏进去,只能成为下一个差的供应商。
d)你真的就能克服现在的供应商的所有问题吗? 他们合作了10年都没有解决
e) 一个企业换一个供应商有那么容易吗? 会牵扯到多少相关者的利益或者有多少风险?
不要听别人说了什么,点对点地回应过去,而要看他问题的动机是什么?
举个例子,有时候,销售一听到采购要降价,也会激动,都会出现要么打(强硬地回复不能降)要么逃的现象(很简单地就降了)。其实有时候采购让你降价,并不是真的想让你降价,只是找些证据证明你的价格是合理的,他的采购决策是正确的。因为通常你在不能降的时候,他会告诉他你的价格是合理的。然后他就拿这个证明他在正确地做事儿就行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