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年春节,我和儿时伙伴绕着家里小山村,附近海堤坝走了一圈。回家和我爸说,我小时候的路很宽的,现在怎么那么窄呢?家里的路越修越窄了吗?
我爸说,还是那条路,没啥变化。那我小时候路那么宽?因为那时你小啊。
是啊,当见过大城市动则八车道十车道的长街宽马路,回到小山村,那些只能走两个手拉车的蜿蜒小路,可不觉得很小了吗?
有次和家人聊天,聊起以前的事。她十五六岁时,家里煮饭要烧火,灶头是用水泥砌成的。有次,她借了婶婶家的竹蒸笼,蒸馒头。因为烧火不好控制,并且可能是水烧的有点干,把最底层的那格蒸笼烧焦了。
那时她很恐慌,觉得把借的蒸笼烧坏了,会怎样怎样的。会惹婶婶家不高兴。她说,如果放在现在,这还算是事儿吗?再大不了就买个新的,也没多少钱赔给婶婶就好。
就是啊,那时候,一方面处理事情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因为大家手头不宽裕,许多人家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对一个十五六岁姑娘来说,蒸笼也算是一件大物件。
现在,她已经子孙满堂。年轻时为了生计走南闯北,做过很多行当,见识过各式各样的人和事,经历多了,见识多了,经验有了,生活也越来越顺风顺水。那个蒸笼,当然就是记忆里年少时经历的一件事而已。
这么说来,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看法,做法,在不同时期可能不同,在不同情况下也可能不同。有些早些时候人们认为的难事,在今天可能就没那么难了。
比如愚公移山。那时说移山是一件多么艰难,多么了不起的事。他有决心恒心要搭上子子孙孙去开山铺路。因为对那时的一般人,如果有山,绕过去,多走路可能更加合适。
而放到现在,修建公路,铁路时,会碰到多少次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啊。这些是他们最常见的工程项目吧。
所以,在我们的观念里,所谓大或者小,贵或者贱,难不难做等,好多都由自身的能力相对于所做事的大小,难易程度来说的吧。
比如蒸笼烧焦了这件事,对我的家人来说,在她十五六岁,缺经验,没钱的时候,就是一件要面对的难事,要不要向父母要钱买个蒸笼?父母本身也没多少钱,每天也就维持温饱,看到蒸笼烧焦会不会怪她等。
而现在,相对于一个蒸笼,她的实力已经远远大于不知多少个这样的蒸笼的价值了,这件事,也就微不足道了。
对个体这样,对国家和社会,也类似吧。当国家综合实力很弱的时候,就很难大手笔地投资先进的东西。而如果很强大,就可以做很多原来没法做的事。和别的强大国家交往时的策略,可能同样由于实力不同而不同。
一只鸡蛋,就别天天叫嚣着去碰石头了。而一个现代工程队,不要说一块石头,一座山,用不了多久也搬平了。
同样道理,特殊时期躺平的人,也是类似。这是他们对不确定的外界因素做出的反应。躺平比较省力,能帮他们度过这个时期。他们应该是敏感性比较强,适应性强的人。也很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