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没写年终总结。
是因为学习任务重的“没时间”,是因为疲于整理的“没精力”,连续写了好几年的总结今年缺席了。2019年的最后一天我被流感病毒击倒,跨年夜在昏睡中度过;2020年的第一天我在39.8度的高烧中醒来,好像一切的不顺都在预示着:这将是不凡的一年。
结果也确实是这样。2019年里,大到世界,中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在承受巨大的考验,仿佛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年度热词是“我太难了”。就在所有人都期盼着新年新气象的到来时,2020背负着巨大的期望如期而至,带来的却是“灾难的延续”:美伊矛盾加剧,澳大利亚山火,菲律宾火山喷发,非洲遇蝗灾,加拿大暴风雪,美国爆发乙型流感,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峻,科比布莱恩特巨星陨落……“难”根本没打算结束,又何来总结?
我们都想着2020不会坏过2019了,可现在也许一语成谶。
就好像《流浪地球》的那句开场:“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恰逢年关,病毒肆虐,我看着疫情地图中武汉周边几个省区的淡红色预警一天天蔓延至现在的全国大部深红色预警,我看着确诊人数由470到637到1300到2800到7742,我看着武汉从沦陷到封城也不过寥寥几天……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心有余悸,跌宕起伏,这十来天的经历就像一部历险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然而国难当前的危急时刻,仍然有着很多混乱与芜杂扰动着大家的心弦。比如不法商贩回收二手口罩危害消费者权益,比如相关政府隐瞒真实疫情未引起重视导致情况恶化,比如仍有人从武汉出城去往全国各地。独居老人信息闭塞不知封城消息,生活困难家庭买不起被哄抬价格的口罩,无数的艰难困苦、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在全国上演。在我看到这些消息后,担忧无助恐惧百感交集散尽后,只剩下“书生何计以报国”的声声叹息。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看到的混乱与芜杂越多,看到的努力与精进也越多。各大电商平台禁止口罩涨价,全国各地医护人员自发前往武汉,雷神山医院即将建成,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始终奋战在疫情最前线……就好像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政治课本里的那些知识点,“政府积极履行职能,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企业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曾经我以为这些文字太大太空,现在发现是自己太轻太轻。
这两天提起“武汉人好难”,总有人愤愤地说,“谁叫他们吃野味,祸害全国!” 可是细想之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也是无辜被置于巨大危险中的受害者吗?难道其他地方就没有野味的市场了吗?也就是大自然还没有选择报复在我们而已。我觉得吃野味不是什么特别的口味偏好,而是一种扭曲的姿态。好像一般都是一种“带你见见世面”的姿态,“我有门道,我懂吃又敢吃”的姿态。我也不觉得这种姿态经历过这次事件就可以轻易改变,那种明目张胆的野味市场,可以依法进行监管,但山里饭馆的私藏,民间酒桌上的秘方,好像也不是观念的改变那么简单的回事了。
而武汉,疫情爆发的中心城市,一夜之间从万家灯火变成了万人空巷。我们不停为武汉加油。因为它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它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我们看着它流离失所,我们看着它痛哭流涕,我们看着它中流击水,我们看着它重建家园。我们也将看着它度过风雨,看着它笑逐言开,看着它落英缤纷……我们看着它,我们不停为它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他们的一部分。
03年“非典”的时候我很小,对这个可怕的恶魔完全没有印象。后来,我在家里的抽屉翻到一袋未开封的棉口罩,妈妈告诉我这是非典时备下的,一直留在家里。我看着包装上“医用口罩”四个字,想象着“非典”是什么样子,一路成长在盛世太平和谐安定中的我好像很难想象出来那场景、那画面,“非典”,也一直是我觉得遥不可及的事情,直到我17岁的这个寒假。疫情来势汹汹,病毒飞速传播,昨天确诊人数超过非典,慌乱之中没有人知道事情还会怎样发展,没有人知道阴霾的世界何时会迎来一片晴空,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待明朗可爱重新归来。
每天早晨打开热搜查看疫情实时动态已经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直到那一天,我看到热搜的第一是“科比去世”。对篮球没有研究的我也知道科比是怎样的人物,作文素材里有他“凌晨四点的洛杉矶”,NBA里有他史诗般的黑曼巴精神,41岁坠机去世,就好像金庸先生说的“大闹一场悄然离开”。消息传来,QQ空间被刷了屏,悼念,不舍,遗憾,失落……也是在凌晨四点,海棠花还未眠,你为何睡去。“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这个一月就好像《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中一样:考验如火,淬炼真金。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我们扎根于这个伟大的国度,无畏一切考验的淬炼,因为这是我们的梦想之地,哪怕荆棘仍在,依然通向山顶,值得我们不停脚步,值得我们咬牙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