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钓鱼》课堂实录

《钓鱼》课堂实录

作者: 启点学校王树娟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16:51 被阅读0次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直想要改变现状,所以上学期我们语文组共读了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为了把理论变为实践,我在假期培训时,做了一节语文课。

    课件

    学生是四年级的,上课前三十分钟,我把打印好的课文及预习单发给孩子,让孩子们根据预习单上的要求先预习。

    当老师们都到齐后,我们的课开始了。

    由于是新授课文,所以上课前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生字词掌握情况,所以课堂是从检查生字词的认识开始的。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屏幕上出现了文中一些词语,我让第三排学生开火车,一人读一行。

    课件

    毕竟是四年级的孩子,生字词的自学能力挺强的,没有问题。

    接下来我着重的指出了鱼钩的“钩:“有一个字和它长得很像,谁知道?”

    一下子,好多同学都举起了手。我让坐在第一排的一位胖胖的可爱的女生回答,她大声地说:“钓”。

    “你能把它写到黑板上吗?”

    女孩自信地走上讲台,工工整整地写下了“钓”字。

    “你记得真清楚,这两个字长的实在是太像了,那么谁有好的方法来区分这两个字呢?”

    同学们陷入了思考,有两位同学想举手,但又不太自信,我微笑着看着他们俩,给他们足够的战胜自我的时间。果然,其中的一位男生举起了手。

    “钓鱼的‘钓’里面的那一点,就像个鱼饵,因为钓鱼需要鱼饵,鱼钩的‘钩’里面不仅有鱼饵,还有钩子,里面的撇折就像个钩子。”

    这个孩子确实动脑筋了,而且说得很形象,于是我夸奖道:“你是一个很会动脑思考的孩子,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

    表扬完毕,又出了一个问题:“有谁能找出与‘抉’长得像的字?”

    一下子好多同学举起手,“决”、“诀”、“快”等字都出来了。

    辨别完这几个字后,开始检查课文朗读。

    在确定了开火车一人读一段以后,出示了要求:“当一位同学在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发现有读错的地方,可以在这位同学读完后举手提出。”

    于是,朗读开始了。前两位同学读得很流畅,在第三位同学读的时候,把“筋疲力尽”读成了“精疲力尽”。刚读完,马上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纠正,说明这些孩子们听得很认真。

    当这位女生读完,同学们帮他纠正读音后,我让同学们把“筋”字的拼音标注在了书上。确实,有很多同学会把这个字读错,特别是“精疲力尽”这四个字在一起出现的时候。

    后来的同学读得很顺利,说明课前让同学们大声朗读的两遍,效果还是挺好的。不过学生的朗读仅仅限于流畅,说到感情就有些欠缺了,说明同学们对文本的理解还不到位。

                        预习作业反馈

    接下来的问题是:概括课文大概内容。

    这个问题一抛出,同学们都不语了,做沉思状。这其实是预习作业中的一个问题,他们早该思考过了,而不是在我再次提出问题时去思考,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同学们不知该怎么去概括。

    终于,一位女孩儿站起来回答:“在作者刚满十岁那年和爸爸去钓鱼,钓到了一条大鲈鱼,但是再有两个小时才到鲈鱼开放时间,父亲说‘孩子,你得把鱼放回湖里去!’我大声争辩着,还哭出了声……”

    这个孩子开启了读课文模式,开始照着书上的句子读了。于是,我问其他同学:“这样概括课文好吗?”

    “不好。”

    “那应该怎样概括呢?”

    “短一些。”

    “谁能说得短一些?”

    一位男孩儿举起了手。

    “在作者刚满11岁那年,和爸爸去钓鱼,钓到了一条大鲈鱼,但是还不到鲈鱼开放的时间,父亲让我把鱼放了。”

    果然比刚才那个同学回答得简洁多了,忍不住夸奖这个男生:“你是个很会总结的孩子,不过概括这样的课文,也有方法。”

    于是屏幕上出现了这样的提示: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我刚满十一岁)地点是(新汉普斯湖的小岛上)人物是(我和爸爸)事件是(钓鱼又放鱼)。

    课件

    “像这样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点重要的信息提取出来,这就是课文的大概内容了。”

    同学们边“哦”边点头。我知道,他们经过这一次概括课文已经了解了一些方法,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到他们今后的学习。

    接下来另一个问题出示了:

    作者按照:钓鱼——放鱼——启示,来写课文,你能不能根据这个提示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这次同学们找得很准确。

    下面我们就进入了文本的学习了。

                              文本学习

    “我们虽然不会钓鱼,但是我们看到那些钓鱼的人,钓到鱼后都是高高兴兴地带回家,而文中作者钓到鱼,爸爸却让他放了,作者愿意放鱼吗?”

    “不愿意”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

    “你们从文中哪里看出来了?”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一位男孩找出了文中的一句话。

    “那你从哪一个字或词中看出来作者不愿意放鱼呢?”我继续问道。

    “‘哭’,作者不想放这条鱼都哭了。”

    “这位同学很细心,从一个字中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

    “‘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作者不想放鱼,祈求爸爸让自己留下大鲈鱼。”又一位男生站起来回答。

    “哦,你又抓住了‘乞求’这个词语,你很细心。其他同学还从哪里看出来了?”

    “我从‘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去’,这句话中的‘依依不舍’中看出作者不想放鱼。”一个男孩站起来不慌不忙地说。

    总结了前两位同学回答问题的经验,这位同学回答问题时很完整。

    “你抓住了作者放鱼时的心情来理解,那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依依不舍呢?”

    “在好朋友或亲人分别的时候。”

    “对,就像现在过完年了,好多同学的爸爸妈妈要离开自己,外出打工,这时我们对他们是——”

    “依依不舍。”

    “现在作者不舍得放这条鱼,你能读出作者放鱼时的依依不舍吗?”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去。”

    屏幕上出现了这句话,同学们读的时候,我分明听出了里面的不舍。

    “作者为什么不舍得放掉这条鱼,会对这条鱼依依不舍呢?”

    “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呢,还是条鲈鱼。”一位同学,马上从文中找到了答案。

    “对呀,‘从来没见过’说明这条鱼——”

    “很大。”

    “这样大的鱼还是条鲈鱼,鲈鱼味道鲜美,很珍稀,不好捕捉,诗人范仲淹有这样的一首诗: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这首诗充分说明了,鲈鱼好吃但不易钓,而自己好不容易钓到了鲈鱼,还是那样大,这时爸爸却让自己放掉,那肯定是不愿意的。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吗?”

    “钓起这条鱼很不容易。”一位学生简练地回答。

    “从哪里看出来钓这条鱼不容易呢?”

    “‘过了好长时间’,说明作者在那儿钓了好久才钓到这条大鱼。”

    “‘过了好长时间’是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呢?”

    “同傍晚到现在。”

    “现在是几点?”

    “十点。”

    “从傍晚一直到晚上十点才钓到这条鲈鱼,说明钓这条鱼很不容易,很难得,所以作者不想放回去。”

    “除了这条鱼很大,很珍稀,钓到很不容易,作者不想放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了?”

    同学们这时都在书中寻找着,但似乎又没有线索,这时屏上出现了这样一段话: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

    让一位女生站起来读,读得很安静。

    “从这段话中,你听出了什么呢?”

    “周围很安静,没有人。”

    “是的,除了作者和父亲外,没人知道他们钓了一条鲈鱼,所以他想求父亲留下这条鱼,不想放。”

    这时屏幕上出现了,作者不想放鱼的几个理由:

    1、鱼大,珍稀。

    2、钓鱼不易。

    3、无人知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让我把鱼放了,我很不情愿,来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下面‘我’与父亲的对话。”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由于同学们体会到了‘我’的不舍,所以读得很好。

    “那么,爸爸喜欢这条鲈鱼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喜欢,因为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

    “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可以看出父亲喜欢这条鱼?”

    “‘得意’,说明爸爸为儿子能钓上来这样大一条鲈鱼而感到高兴。”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

    “我从‘欣赏’这个词语看出来爸爸很喜欢这条鱼。”又有一位同学补充道。

    “那面对这样大的鲈鱼,父亲有没有心动呢?”

    “父亲心动了,因为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这是个非常细心的孩子,抓住了关键字“盯着”和“好一会儿”,同学们听完后都表示同意。

    “是呀,这样大的一条鲈鱼,怎能不叫人喜欢呢?但是爸爸的决定却是——”

    “把它放了。”

    “那父亲这个做这个决定的理由是什么呢?”

    “还不到捕捞时间。”一位同学说。

    “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一位女生找出了文中的句子。

    “这两个小时就这么重要吗?”

    这个问题的抛出意在让学生讨论,然后产生思辨。谁知同学们一致回答:“重要。”

    “这是规定,我们要遵守规定。”一位男生站起来回答。

    看起来同学们都对课文了解得很充分了,但是真的懂得了吗?于是我又制造问题:

    “你看,作者钓到这条鱼时,距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而且除了他们两个人外,又没有其他人知道他们在这个时间段钓到了鲈鱼,真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作者又特别想把鱼留下,这时父亲还坚持把鱼放了,是不是有点儿傻?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问题出来后,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地说:“放了,放了。”

    我让一位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位男生回答,他说:“我觉得这位父亲做得很对,如果是我,我也会把鱼放回去的。”

    “又没人看见你捕到了鲈鱼,你可以偷偷地带回家呀!”我继续试探。

    “如果是我,我也会把鱼放回去的。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要按规则办事。”刚才一位发言很积极的男生站起来说。

    看来,同学们的态度很坚定,理由也很充分。我便没再继续试探。

    “我发现你们和文中的父亲一样有高尚的品德。法国的思想家孟德斯鸠有这样一句名言:‘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所以这两个小时关乎一个人的道德,那这两个小时重不重要?”

    “重要。”同学们这时很有底气的印证了自己刚才的答案。

    “正是因为重要,所以父亲的态度是——不容争辩,来,用不容争辩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随着屏幕上这句话的出示,同学们读出来的语气不容争辩。

    课件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作者舍弃了大鲈鱼,得到了什么呢?”

    随着这句话的过渡,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一段话: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如今已是纽约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三十四年前和父亲钓鱼的事,眼前浮现出父亲坚定的神情,耳边仿佛响起父亲不容争辩的话语。于是,我就会获得抵制诱惑的勇气和力量。”

    同学们轻轻地读起,读完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通过这样一件事,学到了什么呢?用笔在文中画出来。随着这一问题的提出,同学们都认真地在书上找着。

    我让第一排的一位眼睛大大的女生回答:“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三十四年前和父亲钓鱼的事,眼前浮现出父亲坚定的深情,耳边仿佛响起父亲不容争辩的话语。于是,我就会获得抵制诱惑的勇气和力量。”

    “回答得很正确,但是有些罗嗦,谁能把它简化一下?”

    “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获得抵制诱惑的勇气和力量。”一位男孩子举手回答。

    “是的,我知道了,在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要坚守规则,做事儿要有底线,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那文中有一个加引号的鱼,这个鱼指的仅仅是鱼吗,它指的是什么?”

    同学们安静地思考着,一位同学犹豫地举起了手。“老师,如果在路上捡到钱,这个钱是不是‘鱼’?”

    我点头肯定,受这位同学的启发,好多同学都想到类似的‘鱼’。

    “考试的时候老师多给我加了分数。”

    “在小卖部买东西时,由于人多,售货员阿姨忘了收我的钱。”

    ……

    这时,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

    “对,诱惑人的鱼指的就是吸引人的,让人心动的事或物,比如:金钱、地位、名利等,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鱼吗?”

    一位男孩站起来说:“有一次我去买东西,售货员阿姨多找了我一元钱。”

    “那你怎么做了呢?”

    “我又把它还给了售货员阿姨。”

    “你和文中的父亲一样,也是一位有原则的人。”

    评价完这位同学的回答后看了看表,再有两分钟就放学了,于是没有再找其他人回答。

    “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每一滴水都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每一件小事都能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在任何何抉择面前,我们都要遵循一个字——德。

    德者,得也。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心里都要有一把尺子来衡量可不可以这样做。”孩子们静静地听着,很专注。

    说完这些,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平静的湖面上一轮明月,月光柔柔地洒落在湖面上,一切显得那么安静,那么美。随着画面的出现的,还有文中最后一段话:

    “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课件

    同学们静静地看着这样的画面,轻轻地读着屏幕上的文字,这时《贝加尔湖畔》的音乐轻轻响起,当同学们读完时,李健那空灵的歌声飘了出来:

    多少年以后,如云般游走,

    那变换的脚步,让我们难牵手,

    这一生一世,有多少你我,

    被吞没在月光如水的夜里。

    ……

    课件

    同学们静静地听着,这时,下课铃响起,同学们都没有动,似乎有点意犹未尽。

    相信这节课会在学生心中留下些什么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钓鱼》课堂实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xq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