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你从不同地方得到反馈:他人的回应、机器的哔哔声、堆在收件箱里的新邮件,你是如何应对的?当你收到失败的反馈,你会感到有压力吗?在你感到紧张,你的大脑能判断哪个更重要吗?
承受着压力的大脑,很可能会认为每件事都很重要,包括无益的消极反馈。在《如何打造你的最优工作节奏》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学校里有个小姑娘,很努力地做椅子。每次她以为做好、在上面放东西时,椅子就会垮。这是椅子对她的设计和制作的反馈。当女孩向老师求助时,老师对椅子的垮掉并不感兴趣!
老师的重点是制作的整个过程,老师说:你只差一步了,就差那么一点点就做到了。在老师这种不施压的创新反馈,女孩意识到,与其说每次动手实践都是失败,不如说是在进步。
她不再看重椅子垮掉这一结果,而着重于观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抱着这种态度,她终于造出了一把稳当、能坐上去的椅子。这个故事中,小姑娘很幸运,有一位睿智的老师帮她一起反思反馈。
如果你在遇到问题、没有老师帮你一起反思反馈时,你可以做的是:
第一,要手动把信息标记为相关、有帮助的,或是杂音、无帮助。这能帮助大脑做出判断。擅长动手实践、动态学习的人,会擅长做出这种反馈控制。
第二,用自我提问,来调整反馈,而不仅是按表面意义去接受反馈。每当你遇到障碍,就问自己:它对自己有没有帮助?当大脑里有太多事情要处理的时候,这能帮你分清重点与非重点。
通常,你说不清是什么地方让你感觉不好,可一旦你意识到大脑正在不自觉地分析最近的反馈,你就能做出准确的标注,把不重要的放到一边去了。
第三,如果你正试着创作什么东西,你可以做一份流程日志、记下你调整流程的地方,定期查看日志,确定你所取得的进展。这能很好地实现目标、助你记住每个变化、在你落入反馈陷阱之前就发现险情。
最关键的是,要时常自问:这一刻,我把什么没有用的反馈,当成有用的反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