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多指喜欢吃各种美食的人,并对美食有一种独特的向往、追求,有品位的美食爱好者、美食客、美食家。对美食产生的一种迷恋,看到美食就充满了力量。
我以前一直觉得吃货有两种使用场景。一种是自我调侃,是在自嘲当中抬高别人,表达自己热爱美食时的通俗自称,“在下是小小吃货一枚,初次见面,请多指教”云云。另外一种就是对别人的爱好的界定,当然也有调侃的味道:“他呀,地道吃货,资深吃货,跟着他走,准没错”。
可是我现在再品,才觉得,其实“吃”贯穿了我们的一生,与我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在漫漫红尘中当一名吃货,才是最贴近生活本质的举动。
首先,食之有味,生活才有味。
你看,面对美食,吃货总是大快朵颐,吃得津津有味。而这,也符合中国的文化——中国人对身体的照顾是非常重视的。能吃,能吃出味道,能吃得快乐,这本身就是生活当中的小确幸!老百姓常说:“能吃是福”。是的,“人间有味,才是清欢”呀!当一枚吃货,每天都在确定的美食当中品味生活的快乐,这本身就是一件美事。
第二、能吃的人身体好,吃了之后身体更好。
身体好,又能吃,说明他心态也好。一个人身体又好,心态也好,他在红尘当中是不是每天都快快乐乐的?他把这种快乐美好的感觉传递给了周围的人,是不是他的际遇.会很棒、境遇当然也不差呢?这种人一般不会得抑郁症,因为吃遍天下美食可能就是他执着的追求。为了达成这种追求他永远都走在寻觅美食的路上,哪里有时间抑郁忧伤?
这世上,唯有美食和爱不能辜负。说不定,循着美食,就寻到了爱呢。
第三、吃货有足够的好奇心。
为了吃到美食,他肯去尝试各种味道,认真去品味之后再做出自己的判断,所以吃货必然也有足够的包容度与知识面。
汪曾祺先生是一个美食家,也是一个人生的智者,他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
为了吃到各地美食,吃货愿意主动四处出击,边走边寻觅。而这种寻访,恰好也拓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加了很多人情风俗方面的知识。
第四、吃货是有故事的人,故事增添了吃货的魅力。
在寻觅美食的途中,他一定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风景,所以吃货一聊起吃一聊起美食,那真是有太多可说的,而这些大江南北不同的美味与故事,增添了他的个人魅力。
一日三餐谁都不能免俗,这样的一种爱吃的性格,恰好就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一个人变得亲切可爱。像汪曾棋这个老头儿,看他写的那些做吃的,以及他吃过的好东西,读者就很喜欢他,觉得他很可爱。而猪八戒这个吃货,观众都觉得他很亲近,猪八戒应该是西行四人当中最具有亲和力的人了。
第五、吃货行动能力很强。
吃货当然好吃,可是这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呀,要吃必然要拿钱去换,为了吃到那一口心心念念的美食,吃货当然必须要努力去挣钱。当他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换来有滋有味的美食时,吃货心中,美滋滋啊。
何况,吃的多了,难免会想念很久没吃过的美食。可不能老蹲在别人家吃呀?也是。这就激发了吃货的动手能力。你看历史上的吃货苏东坡,那是一代美食大家,他自己就发明了很多好吃的呢。
所以有人说:“不会做饭,怎么能自称是高级吃货呢?”爱吃的人基本都是会做的、会评的人。
第六、吃货通常口才了得。
为了那一口吃的,求爹爹告奶奶,又骗又哄的。典型人物就是洪七公了,想吃黄蓉做的美食,简直是低声下气,连武功底子都交给郭靖了。为了学做某样美食犒劳自己,吃货不自觉就会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如此看来,做一枚吃货。也是这世间蛮幸福的一件事情。红尘烟火,烟火红尘,烟火人间,人间烟火……这烟火不就是做美食的现场场景吗?
香飘缭绕,琳琅满目食材,舌尖品美,味缠唇齿,形如意赞,走遍四方,吃遍天下,养得身心惹人青睐……这该是所有吃货的梦想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