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你快来吧,爸爸妈妈打起来了!”电话那头的小外甥哭着跟我说。
来不及细问,我急急忙忙赶到小妹家,一进门便被浓厚的火药味呛着了。
只听小妹朝妹夫炮轰:“我说让孩子报个辅导班吧,你说不用报,说什么一年级不会二年级就会了,二年级不会三年级就会了,现在你儿子的数学考了个D,这下看你怎么办?”
被小妹埋怨的妹夫也委屈起来:“一年级的时候我也不是没辅导啊,你儿子没兴趣不是?你这当妈的是怎么当的?人家大姐就在家陪孩子学习,你就知道下了班钻美容院,咱儿子学习能好了吗?”
“我去美容院一个周才去一次,你呢?天天喝酒打牌,有你这样当爹的吗?!”
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俩人演变成了家庭战争。小外甥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
看我来了,俩人停止争吵,都气得不说话。我先安抚了两个人的情绪,然后帮助他们分析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
原来,外甥做题特别慢,人家都做完题了,他才答完一半。光埋怨孩子答题慢也不行啊,得找出他为什么答题慢。
我随手找了孩子的一份练习题,让他做一下,结果孩子半天算不出来。人家用口算就可以算出来的题,他还得摆竖式。天哪!都三年级了,口算能力还这么差,更不要说混合运算了。
找出了问题,还是得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我想起有一年我当班主任,让团支部书记负责收团费,16名团员,每人11.5元,交到我手上的时候,我正要拿笔计算,旁边的数学课代表张口就说:“184块钱。”我惊讶于他怎么可以算得这么快。他说:“心算啊,其实数学有很多规律的。”接着,他跟我讲述起数学的乐趣来。原来数学还可以这样学?
我记得有一位老教师曾经说过:“运算能力是孩子的基本能力,都说现代社会了,都用计算机了,用不上运算能力了,但是运算能力是孩子数学思维的开始,没有基本的运算能力,数学学习便无从谈起。当一个孩子拥有了运算能力以后,数字便可以像游戏一样变换了。”
老教师的这段话很有道理,因为几乎每一位数学家都是从运算开始迷上数学的。
有资料介绍:华罗庚小时候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他一边帮父亲看店,一边学习。因为没有时间,他便养成了利用零碎时间,擅于心算的习惯。正是从心算开始,他对数字便着了迷。他在中学的时候,便对中国传统的珠算方法进行了认真思考,他将珠算的乘法再简化,把乘数打上算盘的时间省掉了,两步即可得出结果。正是这样的运算能力,帮助他获得当时上海市珠算比赛冠军。
有了老教师的指点,再加上多位数学老师的教授,我学了不少数学小游戏,用来启蒙孩子的数学思维。
从儿子会说话开始,我便着手培养他的数学兴趣,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道具,豆子、石子儿、牙签、肉串等等一切能利用的东西,玩数学游戏,小家伙乐此不疲,常常玩得忘了吃饭。
到孩子上小学了,他喜欢上了奥数,奥数的思维更缜密、更具有逻辑性,思维的培养让儿子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数学的思维又开发了他对物理的兴趣,儿子的数学、物理成绩一直是班级第一名。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培优计划竞赛班的学习中,他以数理化综合排名第九名的成绩毕业。而这一切,得益于小时候对他数学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因为在儿子身上取得了成效,我便把这一套方法用到小外甥身上。妹夫喜欢打牌,家里到处都是扑克牌,我就用扑克牌跟他玩。每一次他抽一张,我抽一张,加起来得数是多少,答对了就得一颗豆子,答错了就减一颗豆子,超过10颗豆子就可以满足一个小愿望。
小外甥很高兴,总是盼望我跟他玩扑克牌。礼拜天我去小妹家,拿出外甥的数学练习册,找了几道计算题,没想到小家伙做得非常顺利,完全按照正常时间答完。他兴奋地跟我说:“大姨,原来数学一点都不难嘛!”
看着孩子高兴的样子,我真心感到:当数学变成游戏,整个世界都变了。孩子玩中学,乐中学,让枯燥变成了有趣,让困难变成了坦途,开心得度过自己的童年!
家长朋友们,万物皆有数,万事皆有因,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的奥妙,我们就可以轻松解决所有的难题。遇事不慌,遇乱不忙,才可活出精彩的人生剧本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