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六祖坛经(决疑品)3-2

六祖坛经(决疑品)3-2

作者: 舞言 | 来源:发表于2017-10-19 09:35 被阅读0次

第三讲  《决疑品》

一、心平行直,恩义忍让

《决疑品》中,我们也是选择六祖所说的《无相颂》进行介绍。前两个偈颂告诉我们,如何看待世间有相的修行及儒家的伦理观念。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一)心平何劳持戒

很多人学了一点禅法就狂妄自大,以为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就是让我们不必持戒。须知,何劳持戒的前提是“心平”。可我们的心平了吗?不是像波浪那样上上下下,就是像猴子那样跳来跳去,什么时候平过呢?做过心电图的人知道,如果那条线拉平了,就是死了。如果你的心对五欲六尘已经波澜不起,就不必费心持戒了,因为根本不会犯戒。

大家在坐禅时能体会到,如果这颗心完全宁静、没有波动,就不会激动时血压都高起来,难受时腿脚都软下去。经过管理的情绪,一定是平稳的,没有特别波动。能够保持这种状态,身口意自然是清净的。这个时候,如果非要拿持戒的枷锁扛在肩上,确实多此一举。

修学的常道是“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所以要时刻保持戒行清净,如理如法。但是当持戒持到一定程度,习以为常,将戒律规范完全融入了生命,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这时,不必刻意持戒,也不可能犯戒了。正如孔子所说的那样,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如果你一直觉得需要持戒,需要遵守某种规范,恰好就是你的枷锁。

在戒定慧三学中,戒是基础,定是方法,慧是目的。当心非常平静,就像一杯水,杂质已经沉淀,清净已然显现。你对水中的所有状况都一清二楚,这个清楚的状态就是慧,不再动摇就是定。有了定慧之后,就是六祖所说的“心平”,能够这样的话,才是“何劳持戒”。(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品味书香 盘阶而上(二)

    1、《六祖法宝坛经浅说》,作者使用谦虚的“浅说”二字,对坛经中行由品、般若品、决疑品、定慧品、坐禅品、忏悔品、机缘...

  • 六祖坛经(决疑品)3-2

    第三讲 《决疑品》 一、心平行直,恩义忍让 《决疑品》中,我们也是选择六祖所说的《无相颂》进行介绍。前两个偈颂告诉...

  • 09-享受呼吸-六祖坛经第三品决疑品读后感170804

    09-享受呼吸-《六祖坛经》第三品决疑品之读后感170804 ——决疑品读后,领悟到佛法并非生活之外的教法,它实际...

  • 六祖坛经(3)决疑品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

  • 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六祖坛经》第三决疑品译文 有一天,韦刺史为惠能大师设大会斋,吃过斋饭,韦刺史恭请大师登上法座,自己和官僚、信众们...

  • 六祖坛经(决疑品)3-6

    第三讲 《决疑品》 (六)忍则众恶无喧 真正的忍辱是什么?就是对于恶事不去宣扬。有些人生气后常常说:我忍无可忍了。...

  • 六祖坛经(决疑品)3-4

    第三讲 《决疑品》 (三)恩则孝养父母 真正的恩,是把一切众生当做自己的父母那样看待。父母是我们这期色身的根,佛法...

  • 六祖坛经(决疑品)3-5

    第三讲 《决疑品》 (四)义则上下相怜 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这也代表了中国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是对你的领...

  • 六祖坛经(决疑品)3-1

    第三讲 《决疑品》 所谓决疑,就是对我们心中生起的疑问进行解答。在修学路上,常常会遇到各种矛盾。比如,在家可以孝养...

  • 六祖坛经(决疑品)3-3

    第三讲 《决疑品》 (二)行直何用修禅 “行直何用修禅”这句话有强烈的针对性。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在达摩弘扬祖师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祖坛经(决疑品)3-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zy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