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曲流水红颜寞》3

作者: 长江边 | 来源:发表于2023-04-28 12:09 被阅读0次
    此文系【简村夜话】专题推荐,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薛宝钗:山中高士,冰雪晶莹

    红楼中的女子,宝钗在我心中是最完美的:知书达理,天资聪慧,人情练达,深明大义,看事通透,遇事沉着冷静。十几岁的女孩子处事却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老成,是个难得的女子。

    一个是三中高士,一个是世外仙姝,一个是冰雪无暇,一个是阆苑仙葩。两位绝代佳人都是我们心中永恒的梦魂牵绕。

    由此可见,红楼中,林黛玉的美是带着仙气的美,而薛宝钗的美是雍容华贵中透着淡雅娇羞,美得妩媚,美得倾国倾城。两位女子都是大观园的绝色风景。

    薛宝钗出身豪门,有着百万巨资的家世。她的父亲早逝,哥哥薛潘更是“金陵一霸”,是有名的“呆霸王”。一天斗鸡走狗,聚赌嫖娼,恣意狂荡,在他不争气的摔摆下(口语,意为不珍惜),薛家也日渐衰落。

    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下的光景虽不如从前,但也是人们仰望不到的存在。

    现实的衰败,让薛宝钗过早地懂事,她摒弃奢华,过着简单的生活,穿着打扮上不施粉黛不带佩环。即使如此,她依然是“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是天然的清水出芙蓉!

    由此可见,薛宝钗的美是超凡脱俗的!

    宝钗在贾府是一个客人的身份,对贾府的事,她一直都是谨言慎行。这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

    宝钗的情商很高,不会随便“叭叭叭”,即使碰见了不可告人的秘密,她也不会张口乱说,她会想办法给巧妙地解决。

    例如:

    薛宝钗捕蝴蝶到滴翠亭时,听刻丫鬟小红和坠儿的悄悄话,涉及男女私传信物之事,这在过去属于“奸淫狗盗”。为避免身陷是非,宝钗故意放重脚步叫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以此为掩护,巧妙地解脱了干系。

    遇事急中生智,不参与,不搅和,远离是非,这足见她的通透与机敏过人。

    别看她年纪小,但她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她和所有人都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君子之交淡如水”,如闲云野鹤般地超然于外。

    务实地活着,是生命的第一要务。

    在贾府,宝钗之所以出色,除了她的才貌双全,还有她的体恤。上至老人下至丫头婆子,她都如此。

    就如,在宝钗生日的那天,贾母让她点戏,她点的不是自己喜欢的戏,全是贾母所喜欢的。她这不是曲意逢迎,而是出至骨子里的修养,是对老人的尊重。

    大观园里,她协助探春兴利除弊,说分到地的老婆子照看园子太过辛苦,上头不能过于苛刻,人家辛苦一年,总得让她们剩下一些补贴家用。对没有分到地的婆子们,也建议分到的拿出一些利益让给她们,让大家都能得益。

    纵观世人,有几个能做到这样子的?一般都是对上不对下,对富不对贫,“不信且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对没有身份没有地位的人,有几个会去在乎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呢!善良的宝钗在意了,对下人,她有着一样的悲悯情怀。

    对金钗的投井,宝钗居然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来给金钗裹妆,俗称裹尸。单就这一点,十有八九是做不到的,就是叫我也有一些忌讳的,更何况是一个千金小姐呢!

    金钗的死,宝钗除了对逝者的悲悯,更难得的,是她对突发事件所表现出的从容淡定。

    在贾府败落之时,凤姐病了,王夫人四处寻觅人参,又是宝钗帮忙解决了问题。还说这东西虽然值钱,终究不过是药,应该济众散人才是,这悲悯情怀是有着很高的境界了。

    由此可见,宝钗对长辈,对平辈,对婆子,哪怕是对一个死去的丫鬟,她都竭尽所能地把事情处理到最好,让人挑不出瑕疵,能赢得大观园老少的喜爱,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再者,就是宝钗对宝玉的感情。贾宝玉在贾府就是一个高富帅的存在,姑娘们对他的爱慕之情自不用说,其中也包括宝钗。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话没说完,忙又咽着,又后悔说急了,不觉红了脸,低下头来。

    凭这一点,就看出了她对宝玉埋藏在心间的那份情感,这是青春少女碰见自己喜欢的人才有的样子。

    当然,她也有让黛玉吃醋的时候。就如:薛宝钗来怡红院,袭人正在给宝玉绣鸳鸯戏莲的小肚兜,见宝钗来,借机出去办事。宝钗就在袭人的地方坐下来替她刺绣,偏偏被林黛玉看了个正着。

    试想:这夏日的午后,一个在休息一个在做针线,这情形,想叫人不误会都难啊!

    在我看来,袭人的借机出去办事,是她故意离开的。为了实现自己的姨娘梦,黛玉的存在对她来说有些绊脚,她总想成全宝玉与宝钗,于是有意无意地给他俩提供独处的机会。当然,这是袭人内心的小九九。

    总的说来,宝钗处事是有分寸的,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她都把自己置身在宝黛的爱情之外,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并没有要去横插一脚的意思。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由此可见,最后的宝钗没能与宝玉走到一起。这段被世人视作完美的金玉良缘,并不是宝玉心中的金玉良缘。宝钗再好,他都看不见。在他心里,至始至终都只住着林黛玉一个人。

    宝玉和黛玉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有着前世今生的要追随的情感,但他们的爱情却没有扎根的土壤。宝钗一直行走在现实的土地上,她以自己的角度观望人生,她有与人事周旋的艺术和能力,她一直走在现实的土地上。

    一个走理想主义,一个走现实主义,这两个走不同路线的人,如同两条平行线,永远都没有交集的点!

    少年时期的我,不管是电视剧还是曹公的原著,我都是看不懂贾宝玉的,面对两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为何不爱阳光明媚的薛宝钗?非得心仪那个病殃殃的整日哭哭啼啼的林黛玉!

    读至今日,春风老师给了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最后,贾家败落,宝玉出家,宝钗也终成了“金簪雪里埋”。

    但以宝钗的坚韧沉稳,遇事冷静的处事风格,她能以平和的心态直面败落,亦能很快地从败落中走出来。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若是不能获得天崩地裂、灵魂与共的理想爱情,而是遭遇了世俗意义上的不完美婚姻,是否也并非那么不堪呢?试想:一个夏日的午后,有一佳人坐在身边,穿着家常服,静静地做着针线活,难道不是一种岁月静好吗?与凡天俗子而言,亦是可遇不可求的美好境界了。

    这是春风老师对现实幸福生活的一种定义。红楼梦中贾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是那么唯一、那么无可替代,但对我们凡人而言,好像就没有那么多的坚定。“东方不亮西方亮”,“不在一棵树上吊死”的观念,也让庙里少了许多类似于贾宝玉的和尚。

    常言:十个手指扯不齐。世事本无完美之事,向心而生,向宽而生,向阳而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一曲流水红颜寞》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ab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