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同学小戎曾对我说:“推荐你看余华的《活着》,写得真的很好,我哭得眼泪都止不住。”
听小戎说完,我并不感冒。余华是谁我不认识没听说过,这书还把人给看哭了,肯定是个悲剧。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悲剧,看结局惨烈的书我受不住那种沉重。我有过这种记忆深刻的教训。
上高中时看霍达《穆斯林的葬礼》时,满心以为是个大圆满的故事,看得一路欢乐,到最后女主角新月却死了,男主角楚雁潮最后孤零零的一个人,好不可怜。看完我就哭崩了,我爸还问我哭成这样干什么。我说书里的人都死了,然后我爸就笑我傻,最后就决定再也不看悲剧的书。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人生阅历增长了,我发现自己已经能够面对悲惨的人和事,关注的重点除了爱情也会有其他。
在365的训练营早课里,无戒老师也推荐过《活着》,提议学员们可以学习一下名家写小说的手法。现在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
一如无戒老师说的,作者把故事叙述得很冷静理智,不带半分杂质与情绪在其中。正本书的主要内容在我看来就是,地主家的儿子福贵少时享受放纵,吃喝嫖赌样样来。然后因为他的放纵,最终家产败光,老父死了,老母死,忠仆死了,然后儿子死了女儿死,妻子死了女婿死,最后外孙死了,一家子就剩下他一个。
从头到尾在冷静的笔调中显示出了生活的残酷以及时代更迭的影响。女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地位低下,一生的命运都寄托在男人的身上。
福贵的母亲,一个典型的封建时代的女性,以夫为天,疼爱溺爱儿子。不管是放浪形骸的儿子,还是落魄潦倒的儿子,她统统接受,毫无怨言。她的一句“只要人活得高兴,就不怕穷。”始终让福贵铭记在心,渡过了无数个不堪的日子。
福贵的母亲一生应该是高兴的。虽然福贵的父亲年轻时也是个混不吝的,上了年纪后回归了家庭,但是福贵的母亲从没有过什么不满。最大的不满应该就是儿子福贵时不时被丈夫拿追打。有钱的时候是一种过法,没钱的时候又是一种过法,福贵的母亲都能过好。
这也是我们奶奶辈的真是生活写照。年轻时遵从媒妁之言,嫁给了未曾相识的陌生男子,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照顾老的抚养小的。对丈夫一辈子敬重着,哪怕丈夫实在不堪,甚至家暴。
这也是时代的特色和悲哀,无法改变。假若换成如今的时代,这样的盲婚哑嫁生儿育女实在是少之又少。反正我们的身边是没有的。
家珍长得漂亮,上过学。福贵第一眼就相中了她这个城里米行老板的女儿,然后还娶到手了,不得不说是走了狗屎运。
家珍总体上来 说还是一名中国传统式的女子,贤良淑德,孝敬公婆一样都不缺。
书中有这样一幕,福贵在赌场一直赌个不停,家珍挺着七个月的肚子走了老远的路来赌坊找他,跪着求他回家,他竟然还踢她,还让赌场的打手把她拖了出去,丝毫不管她的死活和肚子里的孩子。
那一刻福贵的冷漠狠心彻底展现了一个赌徒疯魔的状态。如若是现在的女子不幸有这样的丈夫,那铁定是要离的,日子没法过。
家珍得知家产被败光后,没有生气,没有发火,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福贵。某一点上她和自己的婆婆很像,就是富能过,穷也能过,能吃苦,对自己的丈夫有着依赖。
在家珍的父亲强行把怀孕的她接回家后,她平安生下了儿子。半个月后就回到乡下和福贵一家团聚了。那时她不反抗地跟着父亲回去应该是为了更好地生下孩子吧。
当全中国解放后的某个特殊阶段,男女干活都要记工分。这时男女的不平等又一次体现出来,男女同工不同酬。家珍最后累坏了身子,得了软骨病直到瘫在了床上。
所以她恨自己是个废人,再也不能为家里作贡献,还要靠孩子和福贵的照顾。拼命在床上想办法找事做,缝缝补补不敢停。
好在有女儿凤霞,一个勤快能干又漂亮的女孩子。但是祸不单行说的就是凤霞,小时候还可以锦衣玉食,但是好日子自被己的父亲折腾没了。长大一些了因为发烧失去了听觉,话也不能说了。
身为残疾人,凤霞是坚强的。她该干活就干活,从不因为自己的特殊而有所回避。她继承了奶奶和母亲的美好品质,吃苦耐劳,带大幼弟,为整个家分担了重任。她也没有任何怨言,依然能有笑得很开心的时刻。
到了婚嫁的年龄,因为身体的残缺,最后嫁了歪头的二喜。她依然是高兴并且满足的,凭着自己的勤劳聪明,获得了邻里的一片赞美声。即便在她死后,周围相处过的人还惦记着她的好。
凤霞一生虽然短暂,但是活得简单,纯粹。
换作现在的小女孩忽然从正常人变成了聋哑人,相信没有几个能做到坦然适应,还能开开心心过日子。
书中的这三个女子在时代赋予的特质中,始终有美好的品质在闪闪发光。让人敬佩的同时也有遗憾和无奈。大环境的生存压力,令女子没有最苦,只有更苦。但是她们坚韧如蒲草,可弯可直,始终不会自己主动倒。
365极限挑战营 一百八十一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