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05】《刻意练习》·采用刻意练习方法的课堂和传统的课堂相比

【305】《刻意练习》·采用刻意练习方法的课堂和传统的课堂相比

作者: nini123锦绣山川 | 来源:发表于2019-08-07 21:24 被阅读0次

我是若平,这是我的每日一篇文章,今天是第305篇。 *^_^*

今天读完《刻意练习》最后一章,节选片段如下:

采用刻意练习方法的课堂,目的并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练习像物理学家那样思考。为了做到那样,斯劳里尔斯首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提出一个“课堂问题”,也就是说,学生们在线回答该问题,刚一答完,答案便自动发给老师。这些问题的选择,目的是让课堂上的学生思考一些概念,这些概念对大学一年级的物理系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们可以在小组中探讨每个问题、说出答案,然后由斯劳里尔斯告诉大家标准答案,并围绕该答案来阐述,同时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任何问题。这种讨论使得学生思考那些概念,寻找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通常不只是停留在被问到的特定课堂问题之上。有些课堂问题在课堂中提出,但有时候,斯劳里尔斯先说出一些想法供学生思考,然后再找另一个时间,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某个问题。还有些时候,如果学生们难以理解某个特定的概念,他可能会举行一个迷你讲座。每一堂课还包括“主动学习任务”的环节,在其中,各小组的学生要考虑一个问题,然后单独写下他们的答案,并将答案交给老师,在此之后,斯劳里尔斯会再次回答那些问题,指出学生们的错误。在上课期间,谢卢会在各小组之间来回走动,回答学生的问题,倾听学生的讨论,并且辨别在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

和传统的课堂相比,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们十分积极地参与学习。韦曼的研究小组使用的对参与度的测量表明了这一点。尽管在第10周和第11周期间,两个地方的学生在参与度上并没有差别,但在第12周期间,斯劳里尔斯所教的班级的参与度几乎是传统课堂上参与度的两倍。

不仅仅是参与度更高。斯劳里尔斯班上的学生能够获得关于他们对概念理解情况的即时反馈,他们身边的同学以及老师都在帮助他们澄清谬误。韦曼等人设计的课堂问题和主动学习任务,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像物理学家那样思考,也就是说,先以正确方式理解问题,然后想出可以运用哪些概念,接着再从那些概念中推断出答案。(传统课堂中的老师在上自己的课之前,先观摩了斯劳里尔斯的课,然后在他自己的课上选择使用许多相同的课堂问题,但并没有用这些问题来引发学生讨论,只为了向班上学生表明有多少学生回答正确。)

刻意练习方法的课堂值得借鉴。

【305】《刻意练习》·采用刻意练习方法的课堂和传统的课堂相比

相关文章

  • 【305】《刻意练习》·采用刻意练习方法的课堂和传统的课堂相比

    我是若平,这是我的每日一篇文章,今天是第305篇。 *^_^* 今天读完《刻意练习》最后一章,节选片段如下: 采用...

  • 阅读《刻意练习》第9章

    阅读《刻意练习》第9章用刻意练习创造全新的世界; 一、用刻意练习原则教物理;韦曼等人设计的课堂问题和主动学习任务,...

  • 解读《刻意练习》——2有目的的练习

    今天我们来学习《刻意练习》——2 有目的的练习。 刻意练习是高效的练学习方法,区别与传统的练习,传统的练习就是不断...

  • 学习教练

    1刻意练习写作 2高效学习技巧 3游戏化学习模式 4思维模型的刻意练习 5翻转课堂

  • 036_0308摘录_840/1052

    第九章 用刻意练习创造全新的世界 当老师用一种受到刻意练习原则指导的方法来教学生时,和用传统方法来教学生相比,前者...

  • 51/70《刻意练习》读书笔记之九

    第九章 用刻意练习,创造全新的世界 用刻意练习原则指导的方法比传统方法教学生被掌握的内容多了两倍。 举了用刻意练习...

  • 刻意练习是什么,如何做好?

    分为:如何理解刻意练习,刻意练习的方法,如何做好输入和输出? 如何理解刻意练习? 核心:设计不同的场景,不断的练习...

  • 读书笔记《刻意练习》第九章

    第九章用刻意练习创造全新世界 刻意练习的教学方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好了2.5倍左右,意味着如果刻意练习可以应用到...

  • 第一次便签,拆《刻意练习》

    R: 《刻意练习》P72构筑潜能,而非发挥潜能 传统的学习方法与有目的的练习或者刻意练习的方法之间存在着一种...

  • 《刻意练习》拆书小结

    一、五个原文拆页 《刻意练习》P72 构筑潜能,而非发挥潜能 传统的学习方法与有目的的练习或者刻意练习的方法之间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5】《刻意练习》·采用刻意练习方法的课堂和传统的课堂相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fz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