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学生的文字,让人心疼。一次次的强化训练,本是为了查漏补缺,不料却成了伤害学生的利剑,一点点削弱孩子的自信心。是不是老师们太焦虑了,太急躁了。为什么讲过的做过的题依然出错?
刚好学习了新疆耿科老师读书感悟《怎样培养儿童的专注力》,里面谈到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
因为我们的大脑总是喜新厌旧。有了新的,就抛弃旧的。学习中常常觉得“基本上完成了”“大致理解了”。前者会让大脑误认为已经完成此任务,而接纳下一个任务,有了新的,当然忘记旧的;后者让大脑误以为已经理解了,从而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总之不够专注,不够深入,导致了对所学知识并未理解透彻。
如何确定对于所学内容是否已经充分理解?大家可以通过“是否理解到可以给别人讲的程度了?”“过了三天之后是否还能记住?”这两个问题来进行评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