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总理做调查时提出了地摊经济的放开,霎时间一切开放,那个火树银花千灯万市的大排档生活回来了。
这几年我再也没见过走街串巷沿街叫卖的流动摊贩,偶尔的几次都在北京偏远地区,趁着夜色,在地铁站晚高峰期间,做些生存的活计。
足够严厉xxxxxx让迫于生计的个体只能转换策略,或另谋他法生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最近放开的摊贩经济为什么让人看好呢?
先说我自己的感受,大一时做了流动摊贩的辩论,搜集材料,感觉很气,看到那么多案例唯一的感觉就是,再这样下去要么向中东一样引发阿拉伯之春(也门吧,xx一个小贩引起xx革命)要么小贩xx,这几年的形势是小贩逐渐减少,逐渐固定下来,正规化。
建设城市的是农民工,是底层人民,到城市建设完了,反而不让他们在这了。
为了城市治理方便一刀切式的驱逐取缔流动摊贩,导致整座城市都冷冷清清,看似高雅现代化,却少了烟火气与热闹。
至于本次放开,是整个经济形势决定的,失业率和复工成本决定了流动人口的猛增,国家总是要为结构性失业寻找出路的,这才有了地摊经济的开放。
至于究竟是短期经济考虑,还是长期社会发展考量,我更偏向前者,从治理角度来看,固定店面确实便于管理。但我个人希望国家能从人民生活角度考虑,而不是统治管理考量。
有宋以来,我国就有走街串巷的货担郎,这也是后来商业的雏形。作为最简单,成本最低的商业分子,摊贩而不是冷冰冰的货柜和价格,体现了个体劳动者对生活的态度和热情。
最后说说xx唤摊贩前来,这一点我觉得矫枉过正了,你可以允许,宽松甚至鼓励,但作为执法者,你不能直接召集该经济体做什么,这同样是一种xx思维。当然这有助于各地地摊经济迅速开放,但后续问题很多,诸如xx职能转变、服务方式、摊位费是否收取,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你不能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开了大闸而不去引流,现在就处于这样一个状态,xx叫小贩开始经营,小贩多了以后的卫生问题、管理问题、交通问题等等,这些曾经取缔地摊的问题如何处理?不拿出配套管理办法和制度,甚至是管理人员培训,放开是有害无利的。
这些问题希望多思量。响应号召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好,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另一回事。
只是一味放开没有制度配套转变,放开的结果只能一地狼藉,这一点还希望所有人都多思量。矫枉过正,是很可怕的。
最后我自己的期望,我很喜欢地摊和大排档,便宜,有人情味,但疫情期间大家要注意防护,还有就是,既然放开了,多在管理和职权上想办法,而不是临时性放开,长期性取缔。用周星驰电影一句话来说就是,我感觉到,都回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