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就看过这部电影名称,感觉好怪,于是也没留意。前几天看有人推荐这部电影,大致百度了一下,还获过奖,于是决定看一看。
影片居然是黑白的,剧中人还说着很拗口的地方话,我根本听不懂。如果不是看在它获奖的份上,我早就放弃它了。最后看完,我觉得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看完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充满黑色幽默,用两个穷人和一个有钱人搭建了一个框架,揭露了台湾当时社会的残忍,结尾倏地上扬起来,跳到一个高度,让人陷入深思——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其中一条主线是循着当时社会有钱人的纸醉金迷和穷人的食不果腹开展的。
黄启文有留学背景,事业成功,接触的都是有头脸的大人物,情人不断,财富给他带来了许多便利。最讽刺的是他经营一家佛像工厂,给外界的印象是儒雅,谦和,成功,有爱心。可实际却是一个杀人犯,还把死者藏于大佛之中。
菜埔和肚财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菜埔是黄启文工厂的保安,独自住在狭小的门房,每天只是开门关门,还要要照顾80多岁的老母亲,他的工作卑微、低廉,可以被老板随时辞退。菜埔也是苦命人,无父母,没成家,还坐过牢,只靠捡拾破烂为生。吃了上顿没下顿。
在苦海里挣扎,活得如蝼蚁的两人是好朋友。他们生活无聊简单,甚至没有话题可聊,想女人的时候,就用那些被丢弃的旧杂志上面的性感女郎来慰藉,与此同时有钱人却花样不同地折腾。一天他们偷看了黄启文的行车记录仪,这给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彩色世界的门,可这个世界也只是这个城市绚烂的夜景和黄启文与女人缠绵的声音,两人被这些深深吸引。他们满足自己对人性最基本需求的方式让人觉得搞笑,可下一秒又觉得他们真是好可怜。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就想,人们还是对那种反应普通人甚至是底层人生活的伦理剧比较偏爱。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是普通人,在生活中时常会遇到挫折,不公、甚至是冷眼,欺辱,可我们却无能为力,不得不妥协。有时甚至会怀疑人生,仇视社会,某种程度它代表一个人的软弱和失败,所以这种心理阴影也不好和外人沟通,于是就需要一个出口和抚慰。影视剧就很好地履行了这样一个职责。人们通常会从比自己更惨的人的故事中获得力量和信心,即便那样惨,他还没死掉,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电影就是妥妥的讽刺,都是生而为人,可有钱却能一手遮天。肚财和菜埔知道了黄启文的秘密,菜埔被迫离开,肚财被灭口。社会如此不公和残忍。为了升华这一点,又用了两个人物给点了一把火。一个是叶女士失踪,黄启文成了很大的嫌疑对象,办案人员只是询问情况,并没有上纲上线把他拎到警察局,结果却遭到了强烈的阻挠和反对,深吸一口冷气,政治如此黑暗。另一个是菜埔担心自己也被灭口,想拜托小叔照看母亲。可小叔从始至终都不听他说话,反而讹诈了他350。亲人如此冷漠,可菜埔却没觉得多么意外,这又一次刷新了观众的眼球。情节的发展,把人对社会美好的渴望和对正义追求的信念在一点点往下拉,几乎逼近了最低阈值,这时,也就在影片的最后,很多人聚在一起虔诚地诵读,渐渐地,大佛的肚子里传来了沉闷的敲击声,所有人都被震惊,面面相觑,紧接着,一片黑暗,寂静,只有耳边的敲击声(这里我想说,当时我看的正来劲儿,突然一片黑,我还以为手机出毛病了,我想说导演太坏了,呜呜),然后电影结束。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尾,让人陷入深思。黑暗是什么,黑暗是空洞,是空无一切,在影片中在此刻所有人内心是迷茫的,不知所措的,他们会竖起每一根毛孔聆听这来自通晓众生的大佛的异响。这是发自内心的叩问,来自上天的警醒,所有人在大佛面前是渺小的,包括心智。我想结尾的寓意是非常深刻的,世人皆醉它独醒,所有的罪恶都逃不过大佛的眼睛,善恶自有报。在肚财的送葬路上,导演说,可能肚财不需要各位还身在镜中的角色相送了吧,肚财可能已达彼岸。这大概是很佛性的一种解读吧,肚财已经脱离苦海,到了极乐世界,众生还在苦苦泅渡。
当然影片也在压抑中,透出些暖人的微光,肚财一天只能吃一顿饱饭,他给菜埔还带夜宵;肚财被警察抓到局子里,朋友很担心,去接他出来;邻居阿婆,曾经经常照顾他,尤其最后一顿饭,还给他加了鸡腿,诶呀,让人难受的想哭。这些底层人生活不易,可他们心地善良。我想这也是导演想表达的一个主题吧。
看电影,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说对错。正因为三观不同,看法各异,才组成了这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值得人们毕生去追求和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