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两位圣人的心灵对话,挖到金矿了

两位圣人的心灵对话,挖到金矿了

作者: fe3068bf6191 | 来源:发表于2020-02-22 05:22 被阅读0次

    上回书已经说完了几位弟子问仁,重量级人物当然最后出场,掌声有请颜回先生。

    一提颜回,大家能想起什么?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孔子这句对颜回的夸赞,大家都非常熟悉。

    在《论语》中,关于颜回的记录共有21句,我们比较熟悉的孔子评价颜回:“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子贡和颜回相比较:“赐(子贡)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作为能与孔子心灵无缝对接的弟子,颜回一定会问仁,我更关心的是颜回问仁,孔子的回答一定是金矿。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克”关键字,含义有:能,能够,如“克勤克俭”;克服,克制;“以柔克刚”;战胜,“攻必克”。哪一个?“礼”,王阳明在《礼记纂言序》解为“礼也者,理也。理也者,性也。性也者,命也。”理即为天理、自性、本心。我比较赞同《四书藕益解》:“克,能也,能自己复礼,即名为仁。”,藕益大师解得非常符合人文主义思潮:成为你自己,回归本心,这便是“仁”。解得平和,没有一点儿火气,闪烁着人性的光芒,符合圣人“仁”的内涵。孔子下文说的:“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由己”全在你自己,正呼应上文“克己”,成为你自己。

    不知道你从孔子回答颜回的“问仁”,从中能否窥到了圣人内心的天机,2500年前,圣人的灵魂与今天的人文主义价值追求同频共振,这是对人性的肯定。孔子一句“克己复礼”,一下将仁的内涵合体托出,这可是无上心法,大道虽简,千百年几人得悟,颜回上根利器,马上领会,于是追问达到此等境界之具体项目。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是自性本体感知就不是看见,不是自性本体感知就不是听见,不是自性本体感知就不是说,不是自性本体感知就不是动。”念妄动,心不清,神不真,就没有感知。每一个感知都应回到本体的感知。孔子另一句话:“知几其神乎?”孔子不说其念其意,而说“其神”可见微动之几,非自本体心神不能感知,《大学》讲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强调“修身在正其心”克己复礼就是正心诚意。妄念存在的当下,就没有清晰的感知,看的、听的、说的、做的,都是茫茫荡荡被妄心屏蔽,这正是迷失自己,丧失本心,所以,孟子强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也已”,就是把丢失的本心找回来。张三丰在总结这个问题时说:“微动之几,大动者直。欲知其几,使心、使意、使念,终不得见也。神乎!神乎!”使妄心、使意识、使念头,终见不到当下事物的真相。只有本心活泼泼的感知,才有真正的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双坍缩,才有真正的感知。

    这就是宇宙和生命的要义,孔子说与颜回,可见颜回在孔子心中的分量。孔子曾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回三个月不丢失本心,其他弟子一天不到头就停了。

    这你便能理解颜回死的时候,孔子那伤心的呼号:“噫!天丧予!天丧予!”衣钵传人没有啦!大道不行!痛彻心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位圣人的心灵对话,挖到金矿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mk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