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学(知识库)

作者: 于冰者之夏虫 | 来源:发表于2018-12-07 09:31 被阅读91次

为什么美国富豪热衷于捐款?

他们觉得只不过是上帝给予他们一个按照自己意愿分配钱财,让它发挥作用的机会而已

在美国像布隆伯格这样的慈善家不在少数

在历史上,美国曾经的首富卡耐基、洛克菲勒都是大慈善家,卡耐基甚至说:“一个人如果临死前还留有大量的财产,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林则徐:“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巴菲特:“钱是为了让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不做事情的”

那么美国的富人们为什么要捐赠呢?这里面有三个根本的原因,它们都植根于美国的文化。

第一:首先是出于感恩。感恩这一条最初源于它的宗教传统,但是很快被整个社会所接受。斯坦福大学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靠硅谷成功的校友们的捐赠和无偿服务,大家这么做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感恩。

第二:其次很多富人不希望过多的钱财成为子女无所事事的理由,甚至是负担。巴菲特讲,钱是为了让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不做事情的。在历史上,美国曾经有过一群不成器的富二代,后来洛克菲勒等富豪发现过多的钱财不再是孩子们的福祉,而是诅咒时,就开始将绝大部分家产捐给社会。

在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叫做盖蒂的首富家族,他们的实际财富可能超过今天的盖茨或者贝佐斯。但是太多的钱最终成为了孩子们的负担,他的家族成员有自杀的,有吸毒而堕落的,有遭人绑架的,有因为婚外情而身败名裂的。在历史上这样的家族不在少数,后来的富豪很多以此为戒,重在培养孩子的能力,而非简单留给他们金钱。

最后,很多富豪并不认为自己获得那么多财富真的是贡献比别人大上万倍,仅仅是运气好而已,因此,他们觉得只不过是上帝给予他们一个按照自己意愿分配钱财,让它发挥作用的机会而已。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扎克伯格,他在回顾自己获得巨额财富的历程后,发出上述感叹,于是才决定捐出上百亿的财富。

美国顶级大学每年其实能收上来的学费很有限,因为大部分都被减免掉了。而科研经费其实也不足以支撑办学之需,因此每年占到预算20%~40%的私人(和一些企业)捐赠,就变得必不可少了

其中哈佛和斯坦福每年获得的捐赠达到10亿美元左右,远比它们的学费收入高得多,甚至高于政府给的科研经费。

*不依赖任何政府机构真正的“社区自治”

世界上历史超过两百年的(非政府)世俗机构,除了极少数家族企业和个别的医院,其余的都是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之所以办得好,校友的功劳很大,它的校友参加捐赠的比例超过60%,这个比例是很高的。

我曾经见到不止一所大学各地区校友捐赠的名单,而亚裔集中的地区,捐赠的比例连10%都不到,这样的反差是相当地大。这也是美国私立名校不太愿意招收亚裔学生的一个原因,因为那实在是一个赔本买卖

捐款并非只有富人们做

在美国,捐赠不仅富人们在做,穷人们也在做。美国家庭通常每年将收入的1%~5%捐赠给慈善机构,很多人一年也就捐个50、100美元,但是也是一片心意。

布隆伯格在历史上给母校的第一笔捐款只有5美元,是他毕业后一年捐的,而洛克菲勒在自己刚刚有了第一份工作后,捐出了收入的5%。正是因为大家都热衷于捐赠,美国一年的慈善捐款高达4100亿美元(2017年),大约占到了GDP的2%。靠着这样的捐款,很多私营机构得以存在发展。

一年前我参加了斯坦福医学院正在建设的一所样板医院的封顶仪式,当时我向米纳院长询问了一下该项目的花销,米纳教授告诉我,整个预算高达12亿美元,但是全部款项来自于私人捐赠,没有花政府和大学一分钱。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布隆伯格等人之所以这么慷慨地做慈善,除了他富有善心外,可以讲是文化使然。这种文化,既包括出于善意捐赠的传统,也包含了校友共同维系一个精英圈子的传统。更深层的原因是不求助政府,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经营好自己圈子的自觉行为

相关文章

  • 所学 (知识库)

    *孙正义(软银) 软银的孙正义算是全世界最知名的投资人了,以至于有很多年大家迷信他投资什么都会成功。事实上今天回过...

  • 所学(知识库)

    1.诚、敬、信 微观:讲到微观的层面,不要揣测上意(别人)! 很多人试图通过揣测上意讨好领导,以为这样能够获得更多...

  • 所学(知识库)

    在亲密关系里,人们常常把伴侣叫做“另一半”。“另一半”的说法,好像是说,自己一个人是不完整的,只有两个人在一起,才...

  • 所学(知识库)

    《怎样多快好省地帮你招到人》-得到,音频书籍(2017.1.23.周一) 1-最有效的5个渠道 ...

  • 所学(知识库)

    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

  • 所学(知识库)

    1.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 所学(知识库)

    1-判断正确:其实本身并没有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判断正确之后不顾一切的行动; 2-强化注意力: ...

  • 所学(知识库)

    伊顿公学 离温莎不远处有英国著名的私立学校伊顿公学,这可能也是今天全世界最著名的私立中学了。伊顿公学成立于1440...

  • 所学(知识库)

    1.辛弃疾有首著名的词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 所学(知识库)

    最近我就听说了日本人提倡的一个概念——“终活”。 就是人生终结前的活动,其中一项就是从40岁以后处理个人物品,一个...

网友评论

  • 三省吾身刘洋洋:国内还没有养成这种意识啊,不说别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又有多少捐款的呢
  • 蜜糖771:好像吴军老师有一期专栏内容讲的就是为什么在美国这些国家亚裔学生特别难申请,讲的就是因为捐款这方面占了一定的因素,国外的大学好多都是自主经营的,不像我们国家的大学这种机制,一个国家一种文化,捐赠在我们国家相对来说,普通大众确实没那么热衷

本文标题:所学(知识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mz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