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想

作者: 萍心而论 | 来源:发表于2019-01-25 23:55 被阅读253次

    这几年接触的学生越来越多,应该是被定义为“问题学生”的越来越多,回想起我们上学时曾经也有不少不愿上学、不愿学习的同学,不就是回家待几天要么下地干活要么外出打工了吗?哪有这是有问题要看医生的说法?我舅舅家、大姨家表哥也都这样初中退学,邻居家更有兄弟姐们都没上完初中高中的,还有那些个上课老是坐不住、考试总是不及格的小伙伴们,谁也没说这人是“有问题、有毛病”啊。如今世道真的变了,自从学了心理就发现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弟弟还开玩笑说“别是你有毛病看谁都有问题吧”。心里暗暗嘀咕:但愿吧,我一个人有毛病也总比都有问题强啊。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每天预约都满满的,加班是常态就不正常了吧,还是悠着点先把自己催眠的健康快乐点吧。

    杂想

    想起几年前苦于无法快速解决遇到的学习问题,多方打探跟随着内心的指引花费4万大洋和60岁的刘老师一起飞到深圳,跟随马春树博士学习动力性催眠,那时提及更多的是“美式催眠”这个词语。一晃几年就过去了,当年的同学好多都成了业内的大腕,当年的助教们而今也成为名师,而我和刘老师还在踏踏实实地走着催眠流程,真的是闭着眼睛都没问题。这几年我手下因动力催眠获益的学生少说也有百十个吧。别说,还没统计过呢,只是天天在忙着,也是该总结总结了。

    细想想动力催眠对那种学生最有效呢?哪些又半途而废不再来了呢?还有哪些个做了多次也不见效果呢?

    很明显的是:得到家长以及孩子信任,关系建立的好的;孩子本身就优秀并有着强烈改变愿望的;孩子成绩中等有着很大潜力的。是的,真正愿意让家长为孩子付出的是那些通过努力就可以变得更优秀的孩子。家长是可以看到孩子的未来,也是可以看到孩子是有希望的。同样有着强烈改变愿望也有过“美好经历”的孩子,以及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孩子都能顺利达成愿望。而那些看不到希望的不仅孩子自己、家长也不会坚持太久的。

    杂想

    我的一位共同学习催眠的同学专门做学习能力提升,她说:我这边没有学习状态很差的孩子,状态差的我不收,都是来提升学习状态的孩子,都是想要更好的学生,效果也都很好。而我就没那么幸运了,我无法挑选来访者,那些在门诊被确诊是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甚至精神分裂症的学生也我们科只有我可以接手啊,真正仅仅是缓解学习压力、提升学习能力、提高身心状态的大多到了别处。前几天还和同行的朋友谈及“治疗脱落率”问题,她羡慕我做长程的多,三十次五十次在她那里从来都没有,最多就是三五次,十次八次也不是常有。我说那是你技术高超啊,我3~5次解决的只是少数,那些各种“症”我可没本事几次就搞定。每个人的专长不一样,工作的范围和方式当然也会有区别。我只能自恋地对自己说“你做的很好了”。是啊,在给别人减压的时候也要好好安慰自己,然后投入更深入的学习中。

    杂想

    好多朋友好奇问动力催眠是什么东东,好奇它是如何运作滴,其实说白了就是个“技术活”,就是走个流程,就是一个训练而已,至于如何运作那是潜意识的事,我所负责的只是“带入催眠状态”,等待一切自然发生而已。朋友问我动力催眠的频率,其实是分情况滴:如果是有些抑郁焦虑症状或者是诊断为多动症,就需要高频率:隔天或者每天一次。如果是减压、提升学习能力、提高身心状态好,每周一次就可以保持稳定状态了。

    杂想

    接连一个月没有享受张老师给我做催眠了,约定的每周一次相互催眠常常因为要给别人做催眠而泡汤,好像是别人都比自己重要。是的,这个到底谁更重要的问题要好好思考思考,然后关键是我自己的催眠要保证每周一次啊。刚开始学催眠时还能坚持每天自我催眠,自从张老师拿我“练手”后就懒了,每每要等着听她婉转的童音,被她催的内心波澜不惊,不畏过往、不惧将来。而她也习惯了我高低不平的狂吼,她说适应了我的声音就算遇到生活中的难题,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应对。下次见她“温柔以对”或许又被追问“没吃饭吗”?……

    细节真的决定成败,动力催眠中更是如此,简单的流程不简单,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心设计,每一个催眠中的动作和感受都是当下状态的呈现,每一个引导的语音语调都会带来不同的体验,所以当同事说听录音回家练习时我断然拒绝,如果没有针对性怎能保证催眠效果?如果仅仅是简单的重复又怎能和潜意识链接?老老实实的走流程也是带着“觉察”,当下才是最好的老师啊。

    杂想

    如果你有点小困惑小焦虑小压力那动力催眠也一定能帮的上你。如果你想提升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开发潜能,动力催眠更是最好的工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sp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