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DISC与双赢沟通》内训课程过半时,一位参加人员过来告诉我,老师,我有个建议可以分享给你吗?当然,我点头:她说,我觉得你这个内容非常好,我上大学时也听过一点,但没你这个有趣。然而开场破冰环节,如果能给我们一些词语让我们选择,就比让我们空想来的好的多。我大学的时候那个老师就是给了我们20个词,让大家选出9个来,可以没那么复杂,又可以节约时间。
这位小伙伴说的是早上课程伊始时的破冰游戏,名字叫“我要找到你”。规则是:每个人在一张空格的九宫格中写上9个代表自己性格特质的词,并让其他伙伴签名,限时5分钟完成。这原本是一个破冰环节,早上大家在做的时候,出现有人5分钟托着脑袋就写出了2个词。原因有二:第一自己不了解自己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第二大脑一片空白,不知从何写起。那么前面小伙伴给到的建议就很好了:让大家做选择题,而不是开放性问题。给他们性格特质的词供大家对号入座,可以更好的引导和节约整体时间。没错,下次的互动我打算就这样做,谢谢这位在民间的学员。
在上午课程即将结束时候,部门总监来到了课室后面,旁听了约半个小时。休息时,他问我:视频对应的环节是在赶时间吗?我惊讶他的观察力—他来的时候因为时间不够,我把视频播放的次数由两次改为一次。他说,你需要更多的与学员互动,而不是自己讲,如果能在视频播放环节增加大家的讨论再然后其中代表总结发言,就可以避免你一个人讲,大家更多参与了。
在讲解DISC优势不足以及相处原则时,借用了四个视频讲解。海峰老师讲到视频的时候视频播放2遍,而且有提问,大家也答的很好。但是我今日的课程中,由于设计的问题,视频没起到最大作用。我的上司建议:把每个视频播完后让学员以小组形式总结分享,这样既有互动,也更好的了解某种特质。另外他提到培训对象的问题—要规范督导级别报名,而不是有经理、有员工全部混坐在一起,提升不了培训的规格。
无独有偶,早上洗漱时听“T型培训管理者”微课时听到一个观点,印象深刻:任何不以改变行为为目的的培训都是耍流氓,换句话说,任何不提供行动计划和工具的培训都是无效培训。在这个意义上,我今天只是提供了知识而不是进行了培训,因为我没有设计课后行动计划表让学员去做,也没有提供工具给他们。所以他们听完之后,可能只是听了,睡一觉就全部忘记了。因此,在下次课程开始前,需要设计出行动计划表以及工具。
以上是《DISC与双赢沟通》V1.0版本的复盘,需优化三个点:1、破冰环节的设计,做选择而不是进行思考;2、视频播放环节,由各组进行讨论得出结果而不是老师分析;3、课程结束环节设计行动计划表及工具,帮助完成行为的改变。
很多人不明白上班累成狗哪里还有时间追逐梦想,然而我以为,上班的时间也可以是追梦的时间,看你如何把自己的梦想和工作达成一致、相辅相成,互为塑造。感恩我的八小时工作时间可以筑梦、逐梦,前提我知道梦是什么,并向着其前进。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