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作者: 南风Feng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23:49 被阅读41次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和很多人一样,第一次读到苏轼的这首词,是在高中的语文书上。初读时寥寥草草,不以为然,觉得苏轼写得过于琐碎,没有深

度。

随着年岁的增长,慢慢体会到独孤的滋味,并在和孤独进行对抗带来更多的孤独之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看到这首词,才更加

深入地理解了这首词,理解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繁华闹市,灯光普照,又有多少盏灯光照射进你的内心呢?车水马龙,人群往来,谁又曾真正抵达谁的内心深处?生活在现代都

市的我们,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懒散和自律间挣扎;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摇摆;在茫茫黑夜中孤身一人,迷茫无助。

夜幕降临之后,无数颗孤独的灵魂开始浮出水面,寻找着各自的消愁方式。萧敬腾有一首歌唱道:“夜太美,总有人黑着眼眶熬

着夜。”黑夜是温柔的,它包容着无数人的忧愁,许多白天无法倾泻的情绪可以在夜色中尽情倾吐。

我的城市很大,我的灯是万家灯火中的一盏,我的梦想在这座城市里是几百万分之一;我的国家历史悠久,我是千年长河中的一

滴水。对于这座城市来说,我的忧愁微不足道。

这本是一首基调欢欢快的词,但我由它而想到的却是无数个孤独的事件,或许是因为这个城市没有属于我的张怀民。

愿你在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时有人可陪伴,如果没有,愿你在孤独中学会坚强。

相关文章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 苏子夜游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敬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不熟的果实最好(ID:bushideguoshi) 本号文章皆为原创,...

  • 何夜无月

    东坡夜游小文,意蕴深远,胸怀博大、旷达乐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月夜

    苏轼似乎很喜欢观月,如“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又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又如...

  • 《常见文言实词》少

    ①缺少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然则问可少耶? 《问说》 ②削弱,减少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 2019-03-16

    何处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耳

  • 闲云野鹤

    记承天寺夜游里有“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里的“闲人”因为是苏东坡,就瞬间高端起来了,你就能不...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下)

    2. 面对如此美的月色,苏轼生发了怎样的感慨?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品读文中写“月下抒怀...

  • 何夜无月?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身处这这茫茫月夜,又有几人明白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呢? 不,没有,是的。...

  • 即使人生不如意,也能泰然处之

    今晚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作者结尾发出这样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为什么说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xe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