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意外伤害是造成儿童致残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过年和平常都存在,只不过过年的时候有些风险比平常高。第一是异物的伤害,孩子太小,不懂得危险,什么东西抓了都往嘴里放,再加上情绪控制不好,有时候碰到不高兴的事儿爱哭爱笑,所以在嘴里的东西吞下去了、咽下去了或者吸进去了,这几种情况都有。一般来说,咽下去的东西,只要这个东西不是尖锐的,比如刀片、钉子或者有毒的东西,通常没有什么危险,随着大便就可以排出来,所以这种情况不用特别紧张。
呛到气管的东西比较危险。第一种情况是这个东西比较小,一下进了气管,这时候孩子在嘴里有东西的时候主要表现为突然的呛咳,如果这个东西稍微大点,可能同时会伴有喘气费劲、呼吸困难,甚至面色青紫,这种情况往往提示这个东西进了气管了,这时候可能在家处理不了,要尽快到医院由医生处理。另外一种情况是喉的异物,比如吃葡萄、果冻的时候一下子卡到喉,这时候孩子会突然窒息,这种情况现场抢救非常重要。怎么判断?
第一,突然孩子没有声了,看孩子的眼神非常惊恐,有咳嗽动作但是出不了声。
第二,很快意识丧失,昏迷,很快心跳停止。这种情况要看孩子的大小进行现场救治,家长应该掌握救治方法。如果孩子很小,一岁以下,你手能托得动,在家里找一个能坐稳的地方,赶紧用一只手把孩子托起来,让他头朝下,把他的躯干放到你胳膊上,头低、屁股高,用另一只手用力拍他的后背肩胛区,这时候千万别再心疼了,你用力越猛越大,这个东西出来的可能性越大。如果大一点的孩子,如果孩子还清醒能站住,从后面抱着他,让他脸朝前,身体紧紧贴住你,一个手握拳放到孩子的心窝口下面,摸到胸部下面有骨头这块正是胃的地方,另一个手攥拳头用力猛的压,有多大劲用多大劲,这时候不用担心出其他的问题,使劲的压,这时候靠胃部和肺部的气体往上冲,把东西冲出来。无论用什么方法。一旦孩子有点反应了,这时候赶紧打开嘴看看,如果能够看到这个东西赶紧拿出来,如果看不到千万别下手去嘴里抠异物,因为抠的时候可能把东西往里捅,本来还松你越捅越紧,就出不来了。如果看不到,接着照原来的方法做,尽量把异物排出,这是关于喉部异物。每天我们医院至少有十几例、几十例,到过年的时候更多,所以对儿童来说是非常大的潜在隐患,需要提请各位家长注意。
其他的危险在平时也有,假期更多。比如交通方面的,孩子好动不知道危险,在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家长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如果孩子自己走,家长一定要告诉他怎么走,脚步要跟着。乘坐汽车要乘坐安全座椅,避免交通事故。其他的误服药物、中毒,这些主要是家长要小心,把家里有毒的东西管好,别让孩子摸到了,放到嘴里。我要介绍的就这么多。谢谢大家。
新华社记者:
今年的流感病毒数主要是哪类?危险性比去年如何?现在在网上成为了热门话题。在群众那里是不是有一些误解或者过度恐慌,今年的防治有什么新措施?疫苗上有没有新举措?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研究员李中杰:
关于流感病毒类型,有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在人群里能持续传播并引起季节性流感的主要是甲型、乙型这两种。从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对冬春季流感病毒监测结果来看,目前主要流行的是甲型H1N1,甲型占了绝大多数,90%以上,B型非常低。今年流行的病原与我们推荐接种的流感疫苗株的匹配性还是非常好的。我们通过对流感病毒的抗原性监测,也没有发现影响今年流感流行的抗原性等的变化,所以疫苗对今年流感的保护效果还是不错的。
季节性流感是冬春季这个季节人群高发的阶段。今年对住院监测包括对重症的监测并没有提示有显著增加和异常的情况。季节性流感在人群是常见病,是人群里普遍易感的疾病,需要提请关注的是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以及有慢性呼吸系统、慢性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系统等慢性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比较高,要特别注意预防流行性感冒。中国疾控中心在2018年的流行季来临之前印发了流感疫苗的接种指南,里面重点对这几类人群要加强防护也提了有关建议。
香港有线电视记者:
有报道说去年疫苗事情之后,我们国家的流感疫苗供应有紧张的问题。请问现在有没有数据或者是怎样的,有措施特别去改善吗?另外广州有孩子患了流感,然后出现了坏死性脑炎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全国有普遍现象吗?他们观察到一个比较高的数据。谢谢。
雷正龙:
关于流感疫苗的问题。由于疫苗生产企业由世界卫生组织获取流感疫苗毒株和购买标准试剂较往年推迟了两个月,所以有关工作相应推迟,从而出现在往年开始接种流感疫苗的时间,存在接种点还没开始打苗的情况,但随着疫苗后续的陆续到位,目前供应已基本平衡。根据我们对流感疫苗使用统计的情况,目前已采购到位的疫苗1426万,实际接种疫苗1097万,也就是说还有一部分疫苗在今年还没打。所以现在总体上供需基本平衡。
郭燕红:
关于坏死性脑炎的问题,目前来看大多数流感病毒,特别是今年流行的甲流仍以攻击呼吸系统为主,主要并 发症仍然是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但极少数的病人是有神经系统损伤的,不仅仅是今年,每年的甲流都有极少数的特别是 儿童会有神经系统的损伤,出现坏死性脑病等并发症。另外一个方面,从引起坏死性脑病的病原体来看,多种病原体都可 以引起坏死性脑病,流感病毒只是其中一种,也不排除因为多重感染所导致的神经系统的损伤。我们监测和分析是这么个 情况。
高恒妙:
我是医生,从我们自己的经验来看,从历年流感和各种病毒感染诊疗情况看,偶发的坏死性脑病一直存在。从我们医院的 情况还有我了解的北京的情况,包括广州这个新闻出来以后,我和广州的医生沟通,其实我们并没有发现今年的坏死性脑 病有明显增多,和往年基本持平。所以这个情况可能是由于对这个问题不太理解,可能报道方面有偏差。谢谢。
宋树立:
另外我补充一下,我们对疫苗的供应是随时进行调剂调配的,不存在个别地方永远紧张这种情况。而且接种疫苗是可以预约的,通过预约更精准地了解需求,可以把疫苗及时调配到位,这样来更好地保证群众用得上疫苗。
我们高度关注儿童健康,看到你所说的相关报道后,业务司局及时与相关地方进行了沟通。事实是,从全国看,不存在因为流感引起了大量坏死性脑病的现象。所报道的医院,也还不能得出这种结论。大家都很关心儿童健康,但我们不应该把两个同时出现的事情简单地归纳为因果关系,需要有比较充分的事实依据、研究数据。大家是跑卫生健康口的记者,卫生健康信息的政策性特别强、专业性特别强、民生性也特别强,希望每位记者都能够成为专家型的记者,也希望每位专家都能够成为传播型的专家。我们在“健康中国”微博微信、APP等很多平台上都发出了科学的知识、准确的疫情信息、及时的工作部署,大家可以扫一扫“健康中国”新媒体矩阵。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增大,个人传染病应该怎样防护?
雷正龙:
春节人员流动性增加,家庭聚会增多,我还是强调两个病,一个是流感,从个人防护角度来说,除了打疫苗外,还有几个非疫苗措施非常有效和非常重要,比如勤洗手,养成洗手的习惯,很多情况下都要洗手。还要保暖,冬天室内外温差大,要注意保暖。还有室内的通风,每天通风半小时、一小时,特别是一些密闭场所,如教室、影剧院等。北方干燥,要注意多喝水。另外,注意多锻炼身体,清淡饮食。到密闭场所人流多的时候,要戴上口罩,特别是早上的地铁。还有就是现在过节期间千万不要熬夜。其他综合的方面,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等提高身体抵抗力也是最好的抵抗流感的方法。
还有一个病诺如病毒的腹泻,诺如病毒也是冬春常见的传染病,所以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这也是通过饮食接触传播的。春节期间家庭聚餐增多,也是中国传统,所以要做好几个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通过做到这些措施就能够过上整洁、干净、健康、快乐的春节。谢谢。
中央广电总台国广记者:
网上说心脏病患者最怕冬天,请教专家春节期间心脏病患者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宋树立:
我们请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的张健主任向大家解释。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张健:
春节期间,我们生活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变,十几天的时间里有几个方面的变化:第一,生活节奏改变了。虽然是在休息日,因为我们要不停的走亲访友,实际上大家生活节奏变快了。第二,饮食方式改变了。平时比较清淡比较自在的饮食方式完全发生改变,大家会在这期间大鱼大肉,推杯换盏,这里有很多的变化。第三,生活模式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在这期间经常要打牌、戏耍,睡眠节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另一方面,冬天比较寒冷,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很容易诱发一些冠状动脉的病变,容易引起非常重的心绞痛的发作,甚至心肌梗死。因此我们出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暖。大家在聚餐的时候,常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反正过节了,今天多喝几杯”,殊不知这样的情况常常使有潜在心血管病风险的病人因此而诱发比较严重的后果,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的病人可能血压剧烈升高甚至发生心梗、心衰、主动脉夹层或脑出血。所以一定要注意生活节制,不要暴饮暴食、大吃大喝。
再就是休息的问题。春节期间要特别注意休息,不要到了亲戚家一夜打牌、一夜聊天,这种休息方式的改变,对病人来说也是很危险的,也是导致出现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重要诱因。再就是平时大家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不宜太饱,多吃多喝也会诱发心血管病,使得高血压、冠心病、心衰发生明显增加。
香港无线电视记者:
刚才看材料看到南方省份的一些流感是不是比北方水平高一点,为什么呢?我们比较关心禽流感的问题,每年春节都有禽流感个案,今年情况怎么样?
李中杰:
流感在中国的确是南北方流行有差异,我们国家跨的气候带比较宽,从北边中温带到南边亚热带部分的热带都有中亚热带。我们国家流感流行整个的特点,一般分南方和北方两大区域。在北方往往冬春季是季节性高发的时候,在南方省份,除了冬春季以外,有时候在夏季也会出现流行的高发,所以流行特点上南北方有差异。至于您说的今年这个流行季节的南北方差异,目前从流感样病例的监测以及流感病毒阳性率两个监测看,南方和北方整体差异不大,目前都是处于一个正常季节性流感的流行水平。
关于您提到的第二个问题,关于禽流感的情况,禽流感可能大家比较关注的是H7N9,2013年在华东地区发现了H7N9病例,自从2017年以来,国内的H7N9病例持续减少,以往一般也是在冬春季的时候,以人感染H7N9为代表的禽流感是一个高发的阶段。2018到2019年还没有病例报告。这应该和近两年国内采取了强有力的活禽市场规范管理,对禽的规范养殖等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密切相关,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总得来说,到目前今年流行季还没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报告。大概是这样的情况。
记者提问:
现在有一个流感神药,在很多报道和患者家长眼里觉得奥司他韦对流感是有奇效的药。怎么合理对待奥司他韦在抗流感方面的作用?
宋树立:
我不太同意你说“神药”,什么叫“神药”呢?我们反对这个概念。任何一个药它都是要有针对性,都要有适应症,也都有局限性。我刚才说了卫生健康领域的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希望大家都能慢慢成为这方面报道的专家。具体情况请郭局长解释一下。
郭燕红:
任何一个用药都要有适应症,如果这位记者关注我们的流感诊疗方案,对于各种药物的使用都有它的适应症。对于流感我们主张早诊早治。早诊早治可以更早的减少重症和并发症。你所说的“奥司他韦”对于流感在48小时之内使用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所以我们诊疗方案中特别提倡在早期,48小时以内及早的进行相应的抗病毒治疗。当然抗病毒治疗药物很多,包括你所说的奥司他韦,还有其他药物,它们有不同的适应症。我们诊疗中特别提倡要系统规范用药,按照相应的适应症、相应剂量和时间用药。同时加强对病人和家属的用药指导,既要防范用药不足,更防范药物滥用。
凤凰卫视记者:
刚才雷局长说到个人对于流感的防控。过年期间人流交往是比较频繁的,在个人和个人之间,疾控中心和其他部门怎样加强协作,具体有什么举措防控流感?
雷正龙:
流感防控工作是综合的,在去年进入流感流行季前,我们和教育等有关部门沟通今年流感防控的情况和流感疫情形势。同时,根据各个部门的特点,我们提供了指导意见,比如说学校特别要关注晨检的问题,学校的卫生问题,通风的问题,洗手设施的问题,还有对课时安排问题等等,同时我们也发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包括流感防控方案,还有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置指南,专门在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流感疫苗接种指南。我们希望通过综合措施能够把流感疫情尽量降低到最低限度。
中国家庭报记者:
春节期间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如何做好自身健康管理工作?
宋树立:
请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内分泌科郭主任回答。
郭立新:
春节期间是我们生活变化非常剧烈的一个时期。老年人平常生活可能比较稳定,春节期间可能很多的子女、亲友来访,所以生活变得不太规律。老年人当中很多慢性疾病高发,我们国家2013年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10.4%,但是在老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可以高达20%-40%,所以糖尿病比例非常高,包括老年人的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还有其他的呼吸系统疾病和慢性肾脏病,这些都和我们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相关的关系。就说血糖,我们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都影响着血糖,包括一个情绪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血糖,情绪的应激可以引起很多激素的变化,现在睡眠时间明显减少,部分性睡眠剥夺也有可能影响到血压、血糖变化。老年人还可能和子女一起到异地度春节,这种情况要注意规划好自己的旅途行程,做到张弛有度。千万不要忘记携带药品,包括降糖药、降压药,包括冠心病病人应该应用的药物。我们建议老年人外出旅行时药物分开存放,万一哪一个行李遗失可以保证短期内有药可用,就近医疗机构获得后续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就不能托运,就要随身携带。还要携带好自己的血糖仪等等。还有一点,传统佳节都喜欢聚餐,我们国家还有一句话“每逢佳节胖三斤”,短期内体重的迅速增加,容易加剧胰岛素抵抗,会出现脂肪肝、糖代谢异常,当然也会出现血压的进一步升高,所以张弛有度、合理膳食、低盐饮食、保证休息、按时服用既往的药物,更加密切加强监测,同时避免到人流比较多的地方去,因为老年人本身抵抗力相应低下,避免到人群比较多的地方,减少被感染的可能,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网记者:
第一个问题,有关流感预防。现在大多数工作环境都是写字间,这样的状态可能一个人生病,导致一片人都会感染生病。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流感预防?第二个问题,有关家庭医生。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很大,春节期间家庭医生这边是如何安排?谢谢。
李中杰:
我回答关于流感的问题,类似写字间相对封闭的场所,的确是呼吸道疾病传播的高发场所,尤其是在冬春季,室外比较冷、密闭性比较高,更容易传播病原。对于流感,在密闭空间一些非药物干预手段非常重要,就是一些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刚才讲到的写字间里面,这样的特定场所。我想强调的是如果一旦有个体出现流感样的症状,出现患者,不鼓励带病上班,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周围他人的健康,一定要做好隔离。如果病情加重还要及时就医,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很好保护。
我还想再强调一下关于勤洗手的习惯,这个习惯说来简单好做,但真正养成良好习惯坚持做的,就可以预防包括流感在内的很多其他疾病,包括其他的接触传播疾病。
关于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聚集场所,环境的清洁卫生非常重要,流感的传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近距离的,患者和周围人群的飞沫传播,患者的咳嗽或者打喷嚏,飞沫直接喷到周围人的口腔里面去。除此之外,病毒在患者排出以后,在物体表面上也会停留一段时间,如果周围人接触以后,再触摸口鼻腔也是传播流感的一种方式。所以强调日常的每天个人工作环境和公共环境的清洁卫生,要坚持做好日常清洁。我就强调这几点,谢谢。
郭燕红:
签约医生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整体健康维护和促进为方向,为所辖地的居民提供长期签约式的、责任式的,融为一体的服务方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转变基层的医疗服务模式,应对我们老龄化和慢病管理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刚才记者提到的在节日期间怎么特殊的安排。各地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都有自己的特色,在上海、天津、厦门,家庭医生和服务对象、服务家庭都建立了长期的密切联系。如果你有家庭医生签约,你有慢性病,一旦节日期间有不舒服,可以直接联系家庭医生提供这方面的咨询、服务,包括一些用药。社区家庭医生的服务当中对慢性病的用药,各地也都有相应的政策,在就近得到连续性诊疗方面,家庭医生制度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县域医疗报道记者:
面对流感除了疾控中心、医院这两个医疗机构如何联动协同共同预防流感?还有哪些机构参与流感防控?
雷正龙:
流感防控我们一直强调防治结合,您提的问题非常好。特别是监测系统里我们合作非常好,这也是监测系统完善、运转顺畅的一个重要原因。流感监测系统,一个是监测流感样病例,监测流感的动态变化,本流行季流感活动水平比去年同期低是有数据支撑的。我们有554家医院作为国家流感监测的哨点医院,每天统计报告流感样病例。我们有400多家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流感样病例病原学检测,所以我们的监测网络就体现了防治结合,是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联动、协调防控流感的体现。
南方都市报记者:
在流感季节如何保证儿童的医疗救治问题,主要体现为儿科医生太少,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有没有解决方案?现在效果怎么样?
郭燕红:
特别感谢记者朋友,儿童健康是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的,儿童健康问题也是家庭幸福和谐的一个基础。应当说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都高度重视儿童的健康,也对儿科医疗服务能力的加强,体系的完善,队伍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和制度安排。2016年,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可以说这几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在相应的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能力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可以用几组数据和记者们进行沟通。
比如说儿童医疗服务体系方面,截至2018年底全国的儿童专科医院达到228所,比2016年末增加了19所,300万人口以上的地级市有50%的地级市都有了儿童专科医院,还有20所儿童专科医院在建。所以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力度,各级地方政府也进行了相应投入。同时综合医院的儿科建设、儿科能力也在加强。不知道这位记者是否看到北京近期专门在流感高峰期,公开了北京地区儿童专科医院和有儿科的综合医院的就诊地图,来有序引导公众看病就医。类似北京的做法在很多省份都存在。
儿童医师队伍建设上,根据2015年卫生年鉴,当时有12万儿科医生,每千人口的儿科医生不到0.5名,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儿科医生达到了15.4万名,比当时的12万名增长了28.3%,每千人口的儿科医生数量达到了0.63名。在《健康中国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2020年每千人口的儿科医生要达到0.69名,我相信按照现在速度的增长,这个目标是可以预期的。儿科的服务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加强,像在“十二五”中央财政对儿科的重点专科加大投入建设,在儿童外科、儿童重症方面加强专科能力建设,地方政府在县级医院儿科建设当中也给予了投入,我们成立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技术支撑和指导下,通过儿科专科联盟、儿科集团将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通过儿科联盟加大对基层指导,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很多工作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也希望全社会加强对儿科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持和重视,为儿科医疗服务的发展一起努力。
宋树立:
今天把时间放开了一点,台上和台下各位嘉宾都同各位记者做了很好的互动,内容很丰富。
一是冬春季常见的传染病,今天主要谈的流感,疫情是处于高发,上升趋缓,低于去年同期,这符合疾病的规律。
二是关于工作,我们的工作从政府层面是全面部署,保障人民的健康。对疫情是很清晰的,既掌握总体的疫情趋势,也掌握区域的趋势以及特殊个案的情况。对临床救治能力是保证的,我们加强培训,科学调配着救治力量。这背后是医疗卫生人员默默的奉献,是他们在支撑着我们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网络,在保障人民的健康。
三是关于个人,公民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并且特别要关注老人、儿童的慢病患者,保证他们的健康。希望大家把今天的这些信息能够准确地、客观地传递给社会、传递给公众。同时也希望大家保证自己的健康。
春节在中国是属于家的,大家千里迢迢回家,是为了团圆,为了幸福,幸福的基础是健康。保证健康就要摒弃那些陋习、恶习、不良生活方式,要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通过大家不懈的传播、专业化的传播,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信心,带来更多的知识,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把健康带回家,让亿万群众能过上一个健康年、幸福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