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香帅金融学讲义的第十八章,金融思维方法论,老师认为最重要的金融思维是预期思维、贴现思维、复利思维、风险思维、杠杆思维和信用思维。其中:
预期思维,就是对未来情况的估计与判断
见:1.金融市场是不在意过去的,一切金融资产的价格都取决于它的未来预期。
2.一个国家、企业,或者个人的资金实力不再受限于原始的积累,而更取决于你给市场的预期。这个预期越乐观、长期、稳定,你能获得的资金也就越多,期限越长,而且成本会更低。
3. 预期思维是一种关于未来的前瞻性的思维方式,借用未来为现在提供动力。换句话说,关于未来的想象、判断和信念会塑造今天我们自己的状态。
感:预期思维在股市里体现的最明显,股市涨跌都是看大家对企业预期判断和信心。
思:想到自己退二线时的感言,感念自己人生的贵人,莫欺少年穷,不管起点有多低,自己能秉持做一个靠谱的人,能稳定的给人以信心,遇贵人也不难。
贴现思维:是对未来价值和现在价值之间的折算。实际贴现率 = (名义)贴现率 + 折旧率
见:1.知识资本的折旧率很低,甚至是负的
2. 在金融学的维度上,不同的贴现率会将同样长度的时间加工成完全不同的价值。
3. 贴现思维是一个长远和未来思维,短视的思维会埋下高耗损、高折旧的根子,提高折旧率,也就是提高实际贴现率,然后导致市场价格降低。
4. 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任何希望提高自身价格的选择都必须满足高增长、低折旧的要求,因为这样才能够真正地降低贴现率,达到长期升值的目标。
感:俗话说“隔手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铜”,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融资时要让渡部分利益才能贴现。贴现率在同业拆借资金时常见,贷款利率也是一种贴现率,利率越高,可使用的资金越少。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会不同,除了要考虑折旧损耗率外,还受资金供求关系和计息周期不同影响。
思: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复利思维,都需要立足未来,注重长期性和高增长。
复利思维,是计算利息的一种方法,俗称利滚利,即下一期计息时要将本期利息都计入本金的方法。
见:1.复利思维其实是一种加速度思维
2. 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利导致的绝对值增长会呈现出加速的趋势。所以,复利思维在本质上可以看做一种关注长期和增长的加速度思维。初始的速度要足够地大,时间要足够地长,这样才能够更快地跨过阈值,进入财富累积的加速阶段。
3. 这种思维方法放在人身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起步阶段,你必须竭尽全力保持高速增长,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突破阈值,进入加速度进程,实现复利增长。
感:想体验到复利的魅力,除了足够长的时间,加速度和初始资本量是关键,相对来说加速度更可控。
思:最短时间突破阈值,如同烧水原理,只有一鼓作气达到沸点,才能量变到质变。慢慢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方法可能真是做无用功。
风险思维:风险反映偏差和超出预期的波动,更多关注的是不利因素,股市上的回撤。
见:1. 风险思维的本质是一种底线思维,因为决定投资结果的不是赢,而是输,输得少的能够熬过最难时刻,活得久的才是赢家。
2. 风险思维它还是一种突破思维,因为人类面临的风险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你如果不能够突破当下,就没有办法接触未来。
3. 风险思维它是一个非常二元对立的思维,一方面要守住安全下线,一方面要大胆突破当下框架的约束。所以,具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通常都更容易成功。
感:记得在培训财务通识课时,我总结过我认为最有价值的财务思维包括管理要闭环,从销售,采购,生产等财务循环中要分析价值链;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重视现金流;花钱要有效益(包括社会效益)要随时分析成本收益比和投入产出情况;也提到了要有风险思维,知红线守底线。
思:国家要求去杠杆,降负债也是基于风险控制的需要,前段时间看文章说王健林又回来了,成了让许家印羡慕的人,可能就是商业敏感性更强,及早的控制扩张速度,回血资金控制了风险。
杠杆思维:杠杆的本质有放大效用,可用小的力量撬动大的力量。在金融领域就是用少量资金撬动大量资金。
见:1.谁要能拿到最优的、最长的那根杠杆,最成功地借力,谁就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 杠杆的放大效用有两个特征。第一,它是不分方向的,收益和损失都可以被放大;第二,放大效应的最终结果取决于杠杆的支点的硬度。
3. 杠杆思维是两种思维:第一是借力思维,第二是硬核思维。你要在保证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善于借势和借力,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大成功。
感:除了混圈层,平台外,还要自己能力能配得上,缺一不可。
思:中产阶级的焦虑,就是被杠杆思维放大的。
信用思维:先有“信”,通过货币化,才能“用”。
见:1. 金融就是“货币化信用”的交易市场,整个金融业就是一个如何建立“信用”,如何衡量估算“信用”,并使其产生流动性的行业。
2. 数字化时代是金融从机构信用下沉到个体信用的时代,也是个体信用资本化的时代。
3. 信用思维意味着一种将“信任”转化为资本的思考方式,通俗地说,也就是将自己当做一个品牌来进行经营的思维模式。
感:社会开始个人征信记录,促进人开始注重自己的信用。经常收到有银行发的授信额度,包括芝麻信用,京东白条等等,感叹方便的同时也担心被缺乏自制力的人滥用。
思:信用越来越值钱是好事,但超额授信,难免诱惑过度,尤其是校园贷等金融工具和创新的度如何把握,风险如何控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