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读与写关系密切,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二者皆运用思考之事,皆有关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之事,故而相通”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读写共生早已经是语文人的共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读与写的共生却是不太和谐,今天拜读了一些大家的文章,我找到了一些方法能更有效地促进读写共生。
第一种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课堂的阅读上养成思维品质,因为思维品质决定了文章的高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情境创设认知冲突进行有针对性地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引领学生在文本的世界、生活的世界和内心的世界来往穿梭,以读促写。
第二种方法就是让学生通过经典语言范本引领。经典本身在语言、叙事角度、写作方法等等方面都是汉语言的典范之作。学生通过学习经典,习得一些语文的经验。比如:修辞句的秘密;风景之美;动植物的世界;抒情句的热度等等。
第三种方法可以结合部编版教材中的相关练习进行微写作的训练,从而达到读写共生。在部编版的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微写作训练依托课内拓展延伸到课外。比如说九年级的《出师表》课后的微写作就是《千秋诸葛我评说》,这个题目就是立足于课内,如果学生没有学《出师表》估计他很难写出一定的深度。换言之《千秋诸葛我评说》这个微写作其实是基于学生对《出师表》一文深度学习后产生的表达欲望。微写作还应该坚持多样化的文体训练原则,只有这样下能彰显微写作的实用性。除了结合课后练习,我们还可以结合阅读理解中,我们可以把每一道试题看做一次实用类微写作。
第四种方法就是通过审题来达成读写共生,所谓通过审题达到读写共生就是从写作的立场阅读文章,先审题生疑,再带着疑问阅读文章,不仅把文章当做阅读材料,更把文章作为写作范文,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筛选提升学生质疑发问的能力。海森堡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在质疑上如果学生能够提出有效地问题,并以此为“向导”,深入阅读文本,解决疑惑,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写作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第五种方法让学生从文本中学会如何由真实到真情的,我们在引导学生写作时首要任务就是表达真实,只有真实的才是有细节的,只有真实的才能触动人心。说自己的语言,是一件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哪怕有瑕疵,哪怕被嘲笑。社会上的儿童装老成,成人装天真,大概动机都是不纯良的。作文亦如此,从作文开始我们就应该竭尽能力去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眼中的真实风景,自然自信地表达。
读是基础,写是目的。读一定是为了写,写一定是基于读的。只有在读的基础上,写才能有深度。因此读写共生,才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