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各位好!
2020年还剩最后的三天。回望这一年,时光匆匆,无论你现在在哪里,未来会到哪里,可能都会对这一年记忆犹新。
新冠病毒带给全人类一场共同的“当下”。真的,回看人类数千年的历史,好像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全球同步。
我们看到了祖国人民的团结一心,看到了医护人员的大爱,患病同胞的坚强。
返回头来,我们看看自己,在这一年里,病毒的肆虐,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有人说,是对健康的更加重视,养成了更好的卫生习惯,免疫力好,就算感染上病毒,康复的几率也很大;
也有人说,是对人性看得更加深刻。平时大家都你好我好的,可是到了危急时刻,才发现谁是真正的好人。
比如有的房东,人家就免去了商户们两三个月的租金,做不成生意,商户也没钱啊,点赞;
而另一些人,可能就趁火打劫,交不起就滚蛋,让人唏嘘不已。
所以灾难之中见人性,说得也很有道理。
我个人觉得,病毒的包围,其实给了我们一个回到内在的机会。
今年绝大多数人的经历都是类似的,就是宅在家里,对吧?
病毒爆发的时候正赶上咱们的农历新年,很多朋友正准备举家出游,结果大门一封,哪儿都去不了了。
你肯定还记得,那时微信里传播了多少在家无聊的状态。
有人在鱼缸里钓鱼;
有人把婴儿车当保龄球推来推去;
还有人用磕完的瓜子皮花生皮做出了许多惊人的手工制品,潜藏多年的艺术家气质被彻底开发了出来。(笑)
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好笑,但我觉得,里面隐藏着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就是怎样和自己好好地相处。
“宅”这个词,在近十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络上,尤其是在年轻人的群体里,宅男、宅女俯拾皆是,稀松平常。
实际上,这个词是被误用了。
“宅文化”最早来源于日本,日本人把那些有手艺的、不用出门上班,在家就可以劳动谋生的人,称之为“宅一族”。
也就是说,这些人其实是一帮自由职业者,有能力,而且能专注地在屋子里做自己的事情。
也许赚钱不多,但是人家能养活自己,精神享受是非常高的。
当然这里面也不乏能赚钱的人,像二次元领域的大神蔡志忠先生,就一直处在这种宅的状态里。
人家30来岁的时候就有了三套房子,800多万新台币。
漫画家 蔡志忠先生
所以“宅”是需要能力的。
但我们今天很多的宅,其实是啃老族、家里蹲,他们并不是在赚钱养活自己,甚至也没有享受精神生活,而只是在逃避社会,不愿工作。
这些都只能称之为“伪宅”,就跟伪军似的。
可想而知,这样的“宅”,和蔡志忠先生那样的“宅”,感受有多么地不同。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表面看起来好像一样,都是待在家里,但各人跟各人的内心戏,就千差万别了。
今年疫情,可以说绝大多数人,不管是之前的宅,伪宅,还是从不着家的野孩子,都不得不回到家里,老老实实地宅起来。
这个时候,内心品质这件事,就显得越发重要了。
我们看到很多人在家里抓耳挠腮,盼着赶紧放出去,到天南海北去游玩;
还有的人,本来夫妇俩都上班,每天就是早上晚上见一会儿,倒也相安无事。
疫情一来,每天在家大眼瞪小眼,各种矛盾来了。
结果,封锁一结束,民政局就排起了两路纵队,一路是结婚的,另一路就是离婚的。
为什么我说,今年是回到自己内在的一个好机会?
你宅在家里,就这一亩三分地,你的快乐到底从何而来呢?
难道说,快乐只有到外面玩,上网花钱,或者呼朋唤友才能得到?
如果真是这样,那印度的佛陀,美国的梭罗,还有咱们中国的孔子老子,这些大部分时间都在独处、都在宅的人们,他们难道是抑郁症吗?
相反,这些人是真正快乐又自在的。
因为,他们的快乐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人事物,而是将自己内在的意识品质进行了升级改造。
颜回当年,吃饭就一个破碗,喝水就一个烂瓢,睡觉连枕头都没有,只能拿胳膊垫着。
就这样的日子,颜回同志过得喜上眉梢,整天乐呵呵的,无忧无虑。孔子说,他是我最得意的弟子啊。
爷俩儿看起来都没啥娱乐活动,但是千百年来的学者、知识分子都在研究“孔颜之乐”。
他们啥也没有,到底为啥这么快乐呢?
那些在家待不住、抓耳挠腮的朋友,一定不知道为啥。所以一朝房门打开,他们就像刑满释放了一样,冲到了外面。
而那些和亲人、伴侣相处在一起,感觉到很不自在的朋友,自然也是没找到安心之处。
他们把对快乐的期待放在了伴侣身上,一旦对方的行为、言语不如他的意,就感觉很痛苦,最后就只能劳燕分飞。
所以今年,外在的疫情肆虐,其实给了我们一个回归内在的最好机会。
你是不是也可以思考一下,你的快乐到底来自于哪里?
它是必须要寄托于某些人和事,还是本来就存在,而你没有意识到呢?
这个答案,留给有兴趣的朋友自己思考。
如果你实在想不明白,欢迎来我的直播间,我们一起探讨这个有趣的话题。
下期,咱们再见!
本文系“乐觉生活”公众号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