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正式进入3.0禁闭期,首相鲍里斯在公告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跟托大大以及戴安娜正在萨福克郡的乡村里。此处为沿海风景——是典型的英式乡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出行都要开车,最近的一个超市也需要开车半个小时,幸而戴安娜的家舒适又温暖,即使要在这儿待上个十天半个月也不会腻。
原本我们只打算在这儿度过圣诞节,新年过后就直接回牛津,无奈现在牛津大学现在也发来通知说暂时不允许回宿舍,并且不会禁闭期间的房租会退回。所以说,我们将要在这儿至少待到二月中旬了,还好工作以及学习都可以远程完成,所以除了毕业论文的压力,其他的倒是没有什么了,反而还过的更加放松了。偶尔在乡间跑步;偶尔去海边散步;下雪时看看雪景;时常也会下厨为家人做份中西结合的菜系;但是最近我最最最最迷恋的活动便是寻找山茅野菜。
找野菜不仅是中国人的血液里就有的精神,在欧洲也极其疯狂,它被赋予了一个洋气的名字 ”Foraging“(也就是在森林里觅食的意思),无数高级餐厅为野生的蔬果和蘑菇趋之若鹜。我天生就爱这一套,小时候挖草根,找野果,找野菜,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云南人,你们应该可以猜测我们对“菌(jier)赋予的意义。七八月雨季之后,我们会天不亮就上山找菌,在厚厚的松茅草下翻找青头菌牛肝菌的踪影,偶尔幸运也会翻找到几个干巴菌鸡枞菌以及松茸。看到还小的菌子遍再原模原样的盖回去,做个记号过个十天半月再回来扒拉出来,野生菌就是云南魂。
外婆是一名老中医,她会给我讲无数草药的用法和疗效,虽然并不记得多少了。所以在到英国之前我的脑子里已经装了无数中国的野菜和野果,导致于在这我看到不认识的植物惊喜若狂,这完全是对我的味蕾进行的挑战啊。
于是,挑了个晴天,我拎了个篮子去找蘑菇咯。
收获如下:
-木耳-
*新鲜木耳最好晒干后再发水食用,因为内含一种叫卟啉的光感物质,它对光线敏感,食用后经太阳照射,引起日光皮炎,个别严重的还会因咽喉水肿发生呼吸困难。但是英国的觅食博主们好像都没有提及这点,大家都是吃新鲜的,难道是因为英国常年无日照吗? 哈哈,还是因为无剂量?
-亚历山大芹籽-
晒干后用来代替黑胡椒使用,天然的辛辣味道,也可放入奶茶(印度口味)或者热红酒添加香料。等亚历山大芹长大一点可以将杆做成芦笋一样吃,现在嫩芽有点苦,而且我不喜欢吃沙拉。
-玫瑰果-
初冬摘采最好,第一次霜冻后的最好。
可以做果酱,糖浆或者番茄酱等。我做了一份味道有点像番茄酱的甜果酱😂
-绒柄小火菇-
今天最完美的收获,这也就是野生的金针菇。柄黑且有小绒毛,柄尖靠白,伞为棕黄并有孢子,生长环境是类似木耳在枯木上,互相折叠。是不可多得的冬季美味,也极其好辨认,一月的菌子没有可以混淆的种类。
已经翻炒后加进米线汤底了,早已入肚,香喷喷。😋
*蘑菇在觅食圈可是顶尖高手才能轻易尝试,毕竟一不小心小命就呜呼也。如果不确定或者不熟悉切勿轻易尝试!
还看到了一个不认识的,回来查了一下,居然是银耳的亲戚”金耳“,这边还叫它”女巫的黄油“,但是英国人没有吃这个习惯,在书上是这样标记的 :” Although some have claimed the fungus to be inedible or merely "non-poisonous", most other sources agree that it is edible but flavourless. The gelatinous to rubbery consistency lends texture to soups. In China, the fungus is used by vegetarians to prepare "an immunomodulating cooling soup with lotus seed, lily bulbs, jujube, etc." 下次可以尝试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90412/2562973f06ecd08f.jpg)
❤️觅食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