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正散着步,母亲打电话过来,声音很兴奋。原来是老板又招她回去了。母亲憋到现在,算准我这会下班吃完饭空闲了才打给我,然后跟我细细说原委。
事实上是老板娘出面,说,别的人都可以不用,***一定要留,工钱由老板娘付。母亲复述老板娘的话时,满满被人认可的激动,隔着手机都能看到母亲满脸的荣光。然后又说起同在工厂打工的老板娘的姐姐也说:**,你干活这样认真、尽职,把你辞退真是罪过啊。母亲还假意说,也不算罪过,这回老年人集体辞退,也不能怪老板,他也要一碗水端平。心底里却是得意的。不管哪个年龄段,被人认可、被人肯定都是打心底熨帖的。
母亲仅失业三天,已满是“人闲是非多”的体验。母亲是健谈之人,农村如今本就只剩几个老人,能说话之人不多,见一年到头白天很少在家的母亲忽然在家,左邻右舍的老人便都聚拢来闲聊。我都能想象来那场面。农村野地,空旷无拘,也不存在大声喧哗的问题,这些个说话大嗓门惯了的老人凑在一块就是一个戏班子,那叫一个热闹。父亲说他一年到头在家,也没人来找他闲聊,母亲在家三天,天天闲话,耽误事。母亲抱怨也不是她愿意跟人闲聊,是人家找上门来,总不能不睬人家。且谁愿意找闷葫芦的父亲聊天。母亲的隐喻是她热情,有人缘,大家都乐意找她说话。但话多必失,老娘们东家长西家短容易惹是非。这是父亲与母亲争论话多话少的重点。幸好“明天就又上班了”,母亲几乎是在幸福地叹息。
母亲在电话里一会说说这人,一会说说那人,难掩激动。可以想象,我头发斑白的母亲又将风驰电掣地骑着她的电动三轮车在上班路上,大着嗓门跟人打招呼,走路的步子仍将咚咚响,干活仍将风风火火,尽管腰腿这痛那痛。在如今这年轻人找借口tang ping、bai lan的时代,我年逾古稀的母亲却为失而复得的一份低薪工作而激动不已,话语里满是她要上班了的自豪,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