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一文,名为背影,却并不是全写背影之事。
第一处“背影”,是下文之所指。父子两年不相见,个中缘由且不说,只以“背影”为引,开启记忆的闸门。
第二处“背影”,即前文之所绘。那又攀又缩,显出努力的样子,实在不优美,略显笨拙,可就是这非诗意的背影,附着了父亲对儿子全部的爱。那爱,一如既往,并不因年华老去而流失,感触这样的爱,深情的儿子又怎会不泪如雨下?
第三处“背影”,乃心中之所念。车站一别,作者似乎摆脱了家庭的纷扰,可似乎又因此少了亲情的依傍。看着父亲辛苦买来的红橘,那汇入人群的渺小背影,在作者心中渐渐变得崇高起来。至此,父子相处半生,由怨烦走向互相体谅,宽宥彼此。作者为自己迟来的爱流下了悔恨的泪。
第四处“背影”,是一生之所愧。与其说作者在泪光中,又见父亲的凄楚背影,不如说是作者重温那些事,重拾那份情后,心中承载了对父亲深重的忏悔。
朱自清笔下的“背影”,举重若轻,暗含玄机,每一笔都值得细细咀嚼。
读者唯有慢慢品味,才能领略散文家笔下无尽的波澜,从而学会将生活的所见所感融入手中的细笔,以诚挚之心,去书写人生的情与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