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马司令”近日又因为在鹅场一档节目里的“卵子论”把自己推向了舆论了风口浪尖。跟风去看了视频,马伊琍的观点大意就是“卵子的使命当然不仅仅是成为受精卵,它可以自然而然地排掉,它不一定要成为一颗受精卵。”简言之,就是女性生命的意义,不只是做母亲。
![](https://img.haomeiwen.com/i23727060/57bd49cc8298ec0a.jpg)
其实,近年来,越来越多人站出来表达过类似女性意识的觉醒。“姑姑”李若彤前不久曾在微博力挺杨丽萍,也得到了万千女性的赞赏与共鸣。可为什么到了马司令这,就是一片质疑呢?就是因为她曾经秀过幸福美满的婚姻?因为她倡导过牺牲倾向的母爱?还只是因为她并非不婚未育的践行者?所以就涌现出了“理论双标”“人设翻车”的负面舆论?
对于马伊琍,我连路人粉都不算,大概只是个路人。我个人对演员向来不求甚解,很多时候都是以其塑造的角色为第一印象的(承认这点很不可取)。马的角色,从夏琳开始,就让我极其没有好感,《我的前半生》更是让我深感厌恶。但这一次我倒真是觉得她被曲解得太冤枉了。经历了人生的分分合合大风大浪,这大概是她此时此刻最真心的分享吧。
首先,绝大多数人对事对人对生活的想法,都是会改变的,这便是成长。记得我两岁左右的时候,我亲妈一口口教会了我吃辣椒,吃一口哭一下,还要被教育做人得勇敢,人生百味必须尝。而如今,我已然被训练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辣妹子,娘亲又每天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太重口味,对身体不好。想想多滑稽,要不是真心为我好的亲妈,那一定是上天派来专门跟我作对的。但其实,她传达给我的,虽然矛盾且片面,但都是她彼时或此刻发自内心觉得对的理念,可以讨论内容的对错,却不该怀疑这份真心。所以,其实很多人在分享很多理念的时候,不管是名人还是专家,都仅仅代表着她当下的观点,可能处于某种特定立场,可能只是基于某事的感慨,或许前后相悖,但也无可厚非。
其次,即便她不是经过了大风大浪,走到了婚姻的尽头,这个言论出口,也并无不妥。卵子的终极意义不是成为受精卵,女性的终极目标也不是做个母亲,这并不等同于就是倡导不婚不育,只不过不是唯一。不是每个女人做了母亲就沦为“生育工具”,太多的妈妈她们热爱这个身份,享受这个过程,也并没有因此迷失自我,她们很快乐。同时,颂扬母爱的奉献与牺牲,倡导母乳与陪伴,与卵子的意义也并不矛盾。人有权利选择自己卵子的未来,选择让它只是颗卵子值得被尊重;但选择让它成为一颗受精卵,就必须对它负责,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最后,有网友在这波狙击中抛出了观点说“之前听了你的话觉得女人生了孩子才完整,生完后没了工作,天天在家带孩子,结果发现马司令又说女人不一定要生孩子了。”从而觉得这是翻车的人设经营。可试想,有谁会把影响自己一生的决定建立在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女星的几句话上。虽说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是会对普罗大众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三观健全的吃瓜群众,大概很少会有谁被明星的一句话就改变一生吧,除非,这个决定已经在你脑海中蠢蠢欲动盘旋了很久了,需要的只是推你走出最后一步的一个理由。于是,成则是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败则是不明真相的受了蛊惑,一切都只是让自己心安的托辞罢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3727060/f79d3aa49a24ff53.jpg)
理性的看待每个舆论风潮,取其精华,批判的接受。客观的审夺每一个人生决策,尤其是失败的后果,是否真的可以承受。决定了,就不要后悔,尽力做好;却也不必墨守成规绝不改变,变化才能成长。
总之,时至今日,马司令自己也算是活得通透了。深爱过,幸福过,原谅过,放手过,不可否认是位名利双收事业有成的母亲。她想清楚了,至少此时此刻她想要的是什么,她要成为怎样的人,你呢?要成为怎样的人,想拥有怎样的生活,所有的选择,可能会被外因所影响,但最终,一定是内因所决定。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