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思考问题是“当家长的爱取决于孩子的行为时会产生哪些结果?”
这个问题也是半个多世纪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的一个问题。在书中当然列举了答案,但不论你是否翻开了书本,可以切换为以下三个问题来换位思考:
“当我的父母对我的爱,是取决于我的行为时,我产生了什么结果?”
“当我的孩子对我的爱,是取决于我的行为时,我产生了什么结果?”
“当我的配偶对我的爱,时取决于我的行为时,我产生了什么结果?”
💕在这一章,科恩为我们展示了“无条件养育”、“有条件养育”的理论基础;通过4岁多女儿阿比盖尔,在弟弟到来之后产生了一些令父母困扰的行为,展现了两种不同的养育方式所带来的不一样的影响。
💕科恩在这一章开始,先从两个方面进一步解释了“无条件养育”,一是价值取向:孩子不应该赢得我们的认可,我们本来就是应该爱他们,“这没有什么理由”;从预测性来看:无条件的爱孩子会产生积极结果,因为孩子知道自己被爱只是因为她是她,即使有时会把事情搞糟或达不到目标,也会从根本上认为自己是个好人。被满足这种基本需求的孩子会更佳自由地接受他人、帮助他人。
我们可以理解的是,一个内在安全感足够,有满满能量的孩子,自然会更愿意相信周围的人是好的,更愿意主动去给予他人协助。
💕科恩说,有条件养育的概念深深扎根在美国人的心中,那么中国人心中何尝不是呢?除了我们是被“有条件”地养大之外,还有什么是他的存在基础?
首先,有条件养育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极为相近,就是“一切只看行为”,而不关注行为之下孩子的情绪、需求。
像阿比盖尔原本答应了父母晚饭后就去洗澡,可是她没有做到,当科恩夫妇再次提醒她时,她开始尖叫,甚至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弟弟。按照有条件养育,这一天晚上阿比盖尔将不会听到爸爸妈妈讲的睡前故事。因为阿比盖尔的不良行为,父母应该温柔而坚定的让她明白要承担自己不良行为的“后果”(这是一种惩罚)
有条件养育的这种处理方式,科恩也开诚布公的说,会给他带来掌控的感觉,让他觉得自己树立了父母的“权威”。
但,无条件养育则要求我们要抵住这种诱惑,无条件养育认为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他们的感觉、思想、需要和意愿的外在表达形式。“重要的是实施行为的孩子,而不是行为。”
他们依然会给阿比盖尔讲睡前故事,在这之后,再来和孩子一起反思不恰当的行为,包括体会她在那一刻可能的害怕、恐惧、不知如何去表达的感受。当孩子确信自己的行为不会削弱父母对她的爱时,孩子会更加愿意配合,并调整自己的行为。
两种不同的模式,哪一种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是源源不断的,而不是父母的爱是有可能被收回的。
我们在这里回到《在远远的背后带领》,我们是出于恐惧去对待孩子?还是出于爱去对待孩子?两种不同的养育方式,从根本上而言是不同人性之间的选择。
💕只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还不足以解释有条件养育存在的因素,因此科恩还提出有条件养育从根本上是对人性持有了一种阴暗的看法,认为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认可孩子就是在纵容,会让孩子得寸进尺,并在可好可坏的状态下一定会选择吸收坏的。孩子不会改变不良行为,孩子必须吸取教训。
当我们仅仅只是关注行为时,我们只是在行使父母的“管辖权”,无法触碰孩子的内心。而无条件养育则是在带领我们触碰孩子的内心,与孩子做深层次的链接和引领。
无条件养育会让科恩他们知道阿比盖尔的尖叫并非恶意,只是阿比盖尔用她知道的唯一方式来告诉爸爸妈妈哪里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刚刚发生,也可能发生已久。无条件养育无疑给到孩子支持,它否定了“孩子一定会从关爱中吸取反面教训,或一旦感受到自己可以逃脱惩罚就始终想要表现恶劣”的假设。
当我们使用“睡眠训练”,试图让孩子自己入睡,在她哭泣的差点失去呼吸时,她的背后是什么?当我们看见孩子做了我们认为的不当行为时,要求孩子一定道歉,但他就是拒绝从而引起我们愤怒时,他的背后是什么?当孩子有一天不再和你说话,你开始伤心孩子离你越来越远时,这个之前发生了什么?
💕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对人性阴暗面的认同外,科恩还提出了“有条件养育”与市场规律的关联。文中举例有一名奉行行为主义理论的育儿专家曾说“如果我要着孩子出去兜风,或者即使我想给孩子一个拥抱和亲吻,我必须首先要确定他挣得了这种回报。”
社会心理学家在做调查时也确实发现,某些人之间确实存在“互换关系”:你为我做了什么,我就为你做什么;你给我什么,我就给你什么。我们试着回到开头的提问,如果被评价行为是否值得被爱的那个人是你,你怎样看待你周围的家庭关系?你怎样看待自己的价值?
无条件养育坚称,家是规避这些交易的港湾,当我们进入学校、工作单位、社会,谁都无法脱离市场规律,但,父母的爱,是一件礼物,是每个孩子都应得的,一如每个人都值得拥有无条件的爱一样。
当我们在生命中获得过无条件的爱时,当你不被认可的行为和不被接纳的一面也不会你自己所唾弃,你依然会有着良好的自信、自爱与自尊。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小学时期,学校要求学生要五自: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信。孩子最初起的自我形成与父母的对待方式密不可分,当“自己的这个自”都无法被父母所完全接纳时,我们构造的每一个自后面的目标是否牢固?
💕我们可能都听到一句话:我骂你是为你好!我打你是为你好!在我们未被训练内化这个“打是亲骂是爱”的价值观的幼年,面对“打骂”的那一刻,你体会到到是什么?
无条件的爱不是父母以为给了孩子就是了,而是孩子感受到的是无条件的爱,才是真的无条件。一如文中所写:教室的要素并并不在于老师教授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家庭也是如此,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了什么信息,而非我们认为我们在传递什么信息。
💕爱尔兰儿童健康署发表过一篇文章列举了儿童养育的十大“情感虐待(冷暴力)模式,排在第二位的是“有条件养育,即对孩子关心的程度以其行为或表现为条件。”,第一位的是“对孩子的不断指责、挖苦、敌意或责怪。”
我们来看看书里列举的有条件养育的一些具体影响吧。
1、有条件养育无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恒定,而是会因自己无法满足要求随时失去被爱的资格。即便你再爱我,我感受到的可能是恐惧。
2、有条件养育下的孩子在青春期后可能创造一个“假我”,通过这种方式来赢得认可,但伴随的可能就是抑郁和无助。最终迷失真实的自我。
3、一个人“(得到)支持约有条件,自我价值感的认知就会越低。”那些被有条件的爱养育的孩子在接受自己时也会附带条件,失去良好的自我感觉。
4、有条件养育模式具有传递性,会从一代养育者传递给下一代养育者。
💕今日思考当中的结果已在前面的沟通中呈现,更多的了解欢迎你翻开埃尔菲科恩的《无条件养育》具体研读。
我想说的是,一个家庭的教育模式也好、养育模式也好,是看不见的家族基因,当我们历经童年而又进入为人父母,再次遇到育儿困扰时,是一个机会的到来。我们如何去选择,决定着我们是否可以改变这一切。
如果你觉得这本书很好,或者我们的共读模式很好,欢迎你将她推荐给家人或朋友。
最后提一点:在这之前,如果你都没有接触过无条件养育,也一直觉得我们自己的育儿方式挺好的,那么读的过程会产生不适、怀疑、不安、甚至抗拒。。这个反应很正常,因为我们本能的都觉得自己是好的。。能敞开自我去了解和看见一个新的观点,这个过程很伟大,这是在突破我们的自我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