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市早盘弱势震荡,午后跌幅有所扩大。
成交8696亿,较前一日萎缩。
到收盘,沪指跌0.53%、报收3342点,深成指跌1.95%,创业板指跌3.31%。
北上资金,全天净流出9.3亿。
个股涨少跌多,市场情绪连续回落。
虽然白酒、水泥、煤炭、半导体等领涨,但持仓里前期热门的医药股今天是跌疯了!
应该说医药股已经走完了一轮属于自己的小牛市,现在整体处于杀估值、杀一绩和杀逻辑的阶段。
因为医药集采,也有许多相关的行业受到冲击,或是被误杀。
今天市场谈的比较多的就是万孚,因为跌的太厉害。
万孚2018年熊市股价最低24元,净利润是3亿,业绩预测2021年净利润大概是8个亿左右,净利润增长166%,按照对应股价在65元左右入,目前是70.14元,还没有跌到极度低迷的时候。
有些医药股长期看好,不管是创新药、医疗器械以及传统的中药龙头,但是要等,等着杀跌出好价值。
再说说一年一度的双十一。
双十一,天猫半小时的成交就超过了去年一整天的成交额。
其他电商平台数据也是突破新高。
但没想到的是,阿里巴巴、京东的股价也在双十一期间大打折扣,反垄断指南的影响继续发酵。
这次文件实际上是将《反垄断法》的基本制度、规制原则和分析框架套用到互联网平台上,让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促进线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是做实体的,这几年的日子 越来越难过。
因为受线上的冲击过于严重,虽然在服务方面不断提高,让顾客有更好的购物体验,但也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但实体经济的作用不能小觑,比如一个配套购物中心,会带动很多方面经济的运行,比如交通、餐饮、超市、娱乐。
以前,实体店对供应商的服务费用被诟病,但现在对于有些平台,商家是有苦难言。差不多要6~7%的抽成,入驻费用,还有宣传费用等等。
所以,给一点打压也是有益的。
互联网行业依然是经济中最好的商业模式之一,看这波的调整幅度有多大吧,一直看好腾讯,但都没有加仓的机会。

今天,半导体领涨,还是比较看多以半导体芯片为主线的行情,不管现在怎么折腾,后面还是要向上的。
但半导体方面,没有短线技术,真的还是不要碰,因为这里面的水太深,国家的补贴可能是比较香,但实际情况呢?如果想参与,就买点半导体的ETF吧。
蚂蚁金服退回来的钱,以及另外管理的两个帐里的现金,一直想要加仓,但最近一直在纠结中。
到底是继续买入价值蓝筹,典型的三傻~银行+保险+地产,另外再加上电器,这里我持仓的有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保利。
三傻这类股票,过去都属于大牛股,确定性有余,但成长不足。
还是要买入那些价值成长股,高成长、较高的估值,同时波动也大的,昭衍、华熙、东财等呢?
有些价值成长票,今年都翻倍了,虽然获得了收益,但很多按照2022年的盈利预测来看,估值已经是不便宜了。
但,我感觉年底这段时间,机会可能在价值蓝筹。
好股不便宜,便宜没好股。
在这段时间,还是先配置一部分低估值的蓝筹,赚点估值修复的机会,但上涨空间有限。
以后还是在成长股中去寻找机会。
今天,因为工作上的事,发了很大的火,也得罪了不少人,但在其位,谋其政,这是最基本的。
其实,人到中年之后,与其去想办法找更好的工作,不如安心学着做好投资。
市场是有效的,绝大多数高收入的工作,工作强度与压力都非常大。
假如我们有100万本金,一年10%的收益,就是很多人辛苦一年的收入。
500万本金,一年10%的收益,就是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职场年收入。
毕竟,税后年收入超过50万的岗位,并不多。
要想有足够多的本金,那就要多拼搏努力。

买入股票,就象在这家企业上班的感觉,或者做了这个企业的代理,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没有办法 去好的企业工作也没办法做产品的代理,股票却给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
做优秀企业的股东,让好企业给我们打工,与企业共成长。
其实应该感谢A股,上窜上跳,不停地为创造机会,还提供了打新股这样的大礼包。
虽然选择的股票,比较磨人,但又磨掉不少棱角,磨掉不少火气,耐力有所增长。
虽然有跌跌不休的时候,但考验了我们的理性,快速致富难上难,走三步退两步是常态,看淡股价波动,由它去吧。

平安和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努力学会股票投资,掌握长期可持续赚钱的本领,这样才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这个双十一,没有去购物,而是趁着股折,买入了部分心仪的股票,开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