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评感想轨迹
别揭开隐私权的“面纱”!

别揭开隐私权的“面纱”!

作者: 坚守良知 | 来源:发表于2018-07-15 00:13 被阅读17次

    别揭开隐私权的“面纱”!

    作者  唐孝忠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2014年1月11日,四川成都市,一辆银色轿车司机廖某多次以急刹甩尾方式逼停一辆宝马车,随后,宝马女司机将行车记录仪拍下的视频在网络公布,引发对两个司机的人肉搜索,廖某的身份证号码、照片被披露,本人和家人还不断接到骚扰电话收到威胁短信。

      尽管逼停宝马车的司机辩称,是宝马车先“别”(逼)他,他才数次逼停宝马车,但该行为为法律所禁止,也是不利于公共安全之举,应当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和舆论的谴责。可是,网民们在对廖某批判的同时,却搜索到他的身份证信息、图片,还将其公布。甚至还有人威胁廖某家人。这就超越了舆论引导、监督社会不公的界限,无情地撕开了隐私权的面纱。 

      何为隐私权?有必要在此啰嗦一句。公民的姓名、肖像、住址、住宅、电话、身份信息、性生活、社会关系、个人数据、疾病、被性侵害、失恋等,都有保守秘密的权利,未经其许可,禁止刺探、公开或传播。然而,在现实中,有的人在谴责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时,被谴责者的隐私权也会受到“连坐”。殊不知,此举不仅造成被谴责者及其家人人格权损害,充当着“正义卫士”的谴责者也涉嫌对被谴责者构成侵权,如果导致被谴责者自杀等严重后果,还可能涉嫌构成犯罪。

      在互联网,当某个特定的谴责者夹裹着一种怨气监督不义不公时,披露被谴责者的个人隐私,便会被众多法律意识淡薄的网民转载,这样,迅猛而大范围的传播,势必加剧对被谴责者隐私权的侵害。这样的行为所引发的悲剧,早已有之。教训惨痛而深刻,为何还不被人们警醒?

      民间常有这样一句话,一是一,二是二,或就事论事,别生拉活扯,胡子眉毛一把抓等等。其本意在于,我们在讨论某一个问题时,别外延,别牵扯到与所讨论问题无关的领域。在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时,同样适用这样的通俗规则。某个公民对另一个公民侵权或破坏了公共秩序,舆论进行批评、矫正时,就只针对侵权者的侵权行为发声,就别把他的个人信息、其他隐私乃至其家人纳入批判的范畴。

      隐私权是每个公民都坚守的秘密,但隐私权只是被一层面纱包裹着,可能有的完全看不见,可能有的若隐若现,可能有的可以想象或感觉。不管怎么说,隐私权的面纱很容易被揭开,但法律在公民隐私权外设置了一道围墙,禁止任何人翻越、查看甚至传播。所以,无论从公民人格权保护,还是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上而言,求求你、我、他,千万别在拿人说事时越界而揭开隐私权的“面纱”。

          (作者 唐孝忠)

    创作 收藏于 2014-01-15

    配图与正文无关。摄影:唐孝忠。禄树格梯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揭开隐私权的“面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pu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