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程的逻辑(摘记四)

课程的逻辑(摘记四)

作者: 明媚如初的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5-10 17:32 被阅读0次

4、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      教育不仅仅是授与知识,而且在于训练并形成能力。

形式训练说:教育的目标不在于习得实质性的知识内容,而在于形式性的训练心智能力。而且强调,在一种领域中所训练的能力能够迁移到其他领域。

学科课程:以现成的学术体系为基轴的课程,向儿童强行灌输成人的逻辑与思维。他们的逻辑:教材是有用的,必要的,是儿童长大成人时必须掌握的。

实质训练说:学习社会中有用的知识,丰富和深化儿童在目前的生活环境中业已获得的经验,以求成长。

形式训练说:使儿童掌握现成的知识,技能,以现成的学术体系学习现成的思考方式。

人性中心课程:不仅重视“智慧的卓越”,而且重视儿童的动机,兴趣,共鸣等情意侧面的发展,旨在培养完整的人,基本原则是“认知与情意的统整”。

真正的智育——儿童对于自然的,社会的现象感兴趣,领悟问题,为确立自己的假设而兴奋,倾听伙伴的思考,畅谈针锋相对的见解,求得共识,这样一种智慧的情感的,集体式的学科学习。

课程不能仅仅归结为“制度文本”,它不只是由专家或教科书作者所编写的材料,教科书知识起点,要进一步理解“课程”,就得“抓住其内部动态过程,即教育经验运动”。

相关文章

  • 课程的逻辑(摘记四)

    4、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 教育不仅仅是授与知识,而且在于训练并形成能力。 形式训练说:教育的目标不...

  • 课程的逻辑(摘记五)

    5、“学校知识”与课程标准 一、从课程社会学看“学校知识” 课程社会学:研究课程组织的结构性分配原理。揭示“学校知...

  • 课程的逻辑(摘记六)

    6、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 一、“知识”概念的重建与课程创新 学习是学生建构他们自身对于客体的理解,即知识是由学习...

  • 课程的逻辑(摘记七)

    7、论“学科”与“学科统整” 一、学科与科学 学科:是旨在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从科学,技术,艺术的人类文化遗产中选...

  • 课程的逻辑(摘记九)

    9、探究学习与理科教学 要求一代新人具有“基础学力”,要求具有应付变化的适应能力,知变,处变,制变,创变。 探究学...

  • 课程的逻辑(摘记八)

    8、科学素养与理科素养 一、科学素养与理科素养 科学素养的六个范畴: •概念性知识 •科学的理智 •科学的伦...

  • 课程的逻辑(摘记四)----钟启泉著

    4、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 ★当前我国课程创新存在一股“轻视知识”教育思潮 ☞教育不仅仅是授与知识,而且在...

  • 课程的逻辑(摘记二~三)

    2 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活动”,选题贴近学生日常实践,富有儿童情趣...

  • 2018-05-10

    课程的逻辑(摘记二) 2 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新课程的课程改革不仅仅满足中小学教材出版基地推出的多套不同风格、有前...

  • 2018-05-10

    课程的逻辑---摘记感悟一 1.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 一、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的逻辑(摘记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rt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