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年,一部小说震动了文坛,他的作者是大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这部作品使无数人被惊吓得无法入眠,也让很多人对它顶礼膜拜,更有意义的是,这部作品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真正的科幻小说,这部小说的名字是《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中译本也常把它翻译为《科学怪人》。
故事的大致情节是这样的:在一个风雨之夜,一个名叫弗兰肯斯坦的科学家正在自己的实验室里紧张地忙碌着。在之前的很长时间里,他从无数尸体上寻找他认为最完美的部位,并用这些部位拼凑出一个相貌英俊、身材健壮、可以说外观上完美无暇的男子。而今天,是他实验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他要利用自己设计的机器,在这个雨夜接来雷电用电击为他的“作品”注入生命。
一道闪电之后,人造人竟然真的拥有了生命。可是,事情并不象预料的那样美好,遭受雷击后的人造人变得丑陋不堪,恍如一个自远古苏醒的魔神。弗兰肯斯坦失望至极,将他抛弃在了山上。
一开始,怪物心地善良,愿意帮助别人,但人人都非常怕他。他试图与一个盲人成为朋友,可盲人的女儿和女婿回来后,却用棍棒把他赶了出去;一次他跳下水中救起一个男孩,却被人们误会是他要杀死男孩,因而群起攻击他。无法解释的他抱着男孩落荒而逃,却又在逃跑的途中不小心掐死了他。
痛苦的怪物找到弗兰肯斯坦,希望他为自己造一个女伴。弗兰肯斯坦聆听了自己作品的悲惨遭遇后终于答应了。可是,在新的怪物即将复活的刹那,弗兰肯斯坦意识到一旦这两个怪物开始繁衍,人类可能被他们的后代彻底消灭。于是,他在实验的最后关头毁掉了女怪物。
为了报复,怪物杀死了他的所有亲人,弗兰肯斯坦博士开始漫长的追杀之路。在北极,心力交瘁的弗兰肯斯坦将这个故事告诉了碰到他的探险者,随后自己也离开了人世;怪物见博士死去,也选择了自杀的方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不曾带给他半分温暖的人间。
很多次,我都会非常着迷地思索,当年的玛丽是怎样构思出这样一部作品的?或者说,她就象西藏传说中的唱诗者那样,无师无徒,完全是以天授的形式得到了灵感?就如《流血的仕途》一书对王洛宾的那首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的评论:那根本就不应该是一个人可以写出的东西,而是来自天授。
当然,这种想法无疑是可笑的。
也有一些文学评论家认为,玛丽完全是受到了当时欧洲所流行的哥特小说的影响。哥特小说是欧洲一个流派,以隐蔽的城堡、秘密的通道、暗设的窗户、活动的板门构成小说故事发生的环境,来表现孤立无援的主人公被幽灵所主宰的命运,充满神秘、恐怖气氛。
这或许是原因之一,但在我看来,也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
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不妨回到1816年,回到那个阴冷昏暗的雨夜,先从这个不平凡故事的作者的奇妙经历讲起。
先要介绍一个背景,那就是很多人所熟知的,玛丽会去思考这样一个故事,首先是因为一个伟大的聚会。享誉欧洲的两位诗人拜伦、雪莱在旅行中相遇了,他们共同住进了蒙特莱尔的迪奥达里山庄。一方是心情郁闷因此与自己的私人医生波利多里四处散心的拜伦,一方是为了排遣巨大的舆论压力而带着妻子出行的雪莱,两大天才被对方的才华所吸引,于是两个漂泊的人暂时安顿下来,白天共同散步、爬山,夜晚则一起讨论时政与诗歌。
连日的阴雨天,使得初夏的蒙特莱尔依旧显得阴冷,夜晚的火炉旁,拜伦忽然提出了一个建议,不如每晚大家轮流来讲鬼怪故事,然后把所有人讲述的故事合写成一本书,无聊的建议被几个无聊的人接受了。这一切,在波利多里1817出版的《周游六星期记事》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
I had a dream, which was not all a dream.
The bright sun was extinguish'd, and the stars
Did wander darkling in the eternal space……
于是在这个雨夜里,拜伦开始了讲述他的第一个故事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