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后,身边的同事大多比我大10岁,有几位前辈,他们的孩子已经和我一样大。我们是建筑行业,工作生活一般都在项目上。我刚毕业,与他们相处的方式,和同龄的人不太一样。
1.对长辈的思维认识
我可能自认为年轻,思想更加先进,看的世界更加多彩,认为长辈很多东西都不清楚,思想落后,没法和我们比较。
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比我们的经历多很多,对生活的认识也更深刻,明白什么是苦。看待生活、看待人与事的态度更加平淡,他们所坚持的原则也特别简单。这些是对我们最受益,最贴近生活,最贴近成为一个人的原则。
我们在工作中是同事,在生活中有时候是长辈与晚辈的关系,有时候又是朋友。我需要注意说话方式和态度,注意角色的扮演。
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很懂,不可一世,有人对我所做的事突然干预,会比较反感、抱怨。他们问我一些问题,或者讨论一些事时,我会表现出负面、不耐烦的情绪,对人与事的不耐心是我很大的缺陷。
工作中经历了一些事后,让我明白我并没有什么。有很多事是我解决不了的,遇到问题还得他们帮我兜着,我想承担都没有这个资格。
只有在这些事发生后,我才认识到他们的沉着冷静,处理事情的方式,以及内心的细致,考虑事情的全面。我只是其中很小的一环,还特别把自己当回事。
如果以我的心态和他们换位思考,他们会觉得我是一个小孩,对我表现的一些不满,或者命令的态度是人之长情,也是应该的。我远远不如他们做的好,当我心态高高在上,对于同等,或觉得不如我做的好的人,对于他们的态度会不耐烦,不愿意沟通。
2.生活中的细节
在生活中,和同事一起租房,一个小屋子住3-4人。每一个项目上,都会感觉到他们对我的照顾。以现在的项目为例,附近没有吃饭的地方,一位长辈Zhang每天会煮面条,或者熬粥,每次他都会多熬一些,足够大家吃。
他喜欢早睡早起,也喜欢看一些中医相关的书。有一次他和我说:“我把你们当作我的孩子看待。”
宿舍里另一位舍友C比我大两岁,他的生活作息和身体都存在一些问题,Zhang关心他,以前辈的口吻去说他。因为我的胃一直不好,所以我明白Zhang是真正关心他。
刚开始C会笑嘻嘻地听,因为他还是一个很纯朴的人。但时间久了,不做出改变,我们看到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他的生活方式也存在问题。他本身偏瘦,身板不好,可能他自己不会察觉到。
Zhang还是会说他,他开始烦,也不愿意听了。直到Zhang发现不会有所改变,反而会招烦,明白这个结果后,他也不怎么说了,对C的态度也改变了。
如果C还不做出改变,不能说他的身体一定会出问题,但是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其实我也明白C,如果是我被这样说,也会非常烦躁,他已经比我更有耐心了,但始终不能明白Zhang的心意。
也许只有当某一天,身体真正出问题了,才会悔恨,回忆起之前别人对他的说教,那个时候已经晚了。
这也是我的人性,只有经历了很深的打击,长久的病痛,才会做出改变,总是那么顽固。
其实我也不想听Zhang说我,尽量不让他说。如果他每天说我,我也会很烦。他说我的时候,我会认识到该以晚辈的态度对待,不过只要他说一次,我就做改变,其他事我会尽量注意,所以他基本不说我。
今天早晨熬了一些粥,熬多了。因为有一次我把剩下的粥倒了,他今天说我:“这次别倒了,要学会过日子。”我急忙回答:“好的,好的,不倒了。”
回想这件事,如果我们缺衣少食,有吃的就不错了。在不被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困扰时,就要学会节约,养成节俭的习惯,况且粥不会坏掉,只是不新鲜而已。
来到这个项目后,他带我每天早晨跑步,熬粥、煮面作为早餐,晚上也不会睡太晚。从他身上学到了最基本的道理,健康必须认真对待,锻炼不可缺少。也感受到了身体的变化,对我的帮助是重大的。
工作中接触的每一位前辈,我都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那些最简单,也是我们经常仅仅挂在嘴边的生活态度。
他们大多已经有孩子,会听到他们谈论孩子,努力工作也是为了家,并不谈喜不喜欢,热不热爱,家里人都在等着他们。
3.对父母的态度
在一生中,心与心之间最靠近的长辈,当然是父母了,他们对我的关心与教诲,我只会认为唠叨。
一直认为他们不明白我的想法与处境,其实他们只是以自己可以想到的方法帮我,以他们的经验来提醒我。我会把那些话当作唠叨,有时候还会以不耐烦的态度回应。
很多年前就听到一句话:“我们对身边的陌生人特别有耐心,想各种办法讨好,但对于父母却没有那样的耐心,仅以冷眼相对。”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也仅停留在知道这个道理。对于陌生人的微笑也仅仅是礼貌,对于他们的讨好也仅仅是阿谀奉承,并不真诚。
经常看到一些人的事迹,他们想着好好赚钱,做自己的事业,等到钱积攒够了,再去孝顺父母。但是直到父母离开人世时,才会后悔,世上并无后悔药。这些道理大家都懂,都说他们做的不对,但我们何时才能真正把这些道理,付诸实践呢?
4.对陌生人的心态
我也是这样的人,有时候对他人特别友善,也乐意帮助。有时是好朋友,必须帮;有些是陌生人,有些是短暂的朋友。对于陌生人、短暂的朋友,以笑脸相迎,讨好他们,原因何在?
不想有冲突,不想让他们把负面情绪放在我身上,我们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愁眉苦脸,还不如笑脸相迎。
费力讨好他们,是希望他们不找我的麻烦,在工作生活上可以给我提供帮助,需要关注我们的共同利益。如果有可能,再更进一步关注共同价值。
5.对父母爱的回馈
对父母则不同,在他们身上根本不会花这样的心思。因为他们爱我,是世上唯一不用我去讨好,而一直深深爱我的人。
从小到大,和他们发脾气,不会有什么后果,不会减少他们对我的爱。他们仍会继续给我做饭吃,给我生活费,照顾、关心、惦记我,督促我好好学习。他们省吃俭用为我攒钱筹备以后的生活,买房、买车、结婚,他们仍然在操很多的心。
这一份心,也让我不再去关心他们的感受,认为他们的爱理所当然。这份爱无以为报,我有这个想法也仅仅是那一刻,因为我还不是一个真正懂得感恩的人,还是仅仅活在自己的世界。
很多次想做出改变,但是情绪上无法控制,心性上无法改变,一直也没有改变过,没有一刻去真真切切陪伴他们。
小学和初中在县里读书,可以每周六日回家,寒暑假回家;高中在市里读书,只能在节假日和寒暑假回家,大学去到其他省市,更难得回家。
现在工作,不断出差,离家越来越远。唯一能做的,是在每周的周五六日,每天给爸妈打一个电话,报个平安,简单的问候,每次基本只是简短的几句,不会超过一分钟,这个习惯从高中一直持续到现在。
我们为什么不愿听长辈的关心与教诲呢?
一部分原因,也许是现在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很多,不被生存需要太过困扰,想离开出生的小镇子,到外面大的世界看一看。看的多了,开始想接触更多的思想、知识以及更好的生活方式。对于过往养成的那些想法的局限,想要抛弃掉,重新开始。
成长过程中,更多是自己一个人生活,遇到问题、困难也是自己承担,习惯了一个人。内心比较孤僻,不愿与他人分享心声,也变得自私,不想关心他人。内心形成了一层屏障,里面的东西出不去,外面的东西也进不来。
以上仍是仅仅停留在知道上,真正真心愿意去做些改变,还不知是何时。这个问题的答案,仍需要思考探讨,找到根因并且改正,对于成长会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