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故事,共鸣,联想出发,让你的沟通直抵人心

从故事,共鸣,联想出发,让你的沟通直抵人心

作者: 小妖夏目 | 来源:发表于2020-01-15 10:32 被阅读0次

    俗话说:“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一句话也能把人说跳。”

    人人都会说话,可并不表示人人都能把话说好,人人都是沟通高手。会说话的人,三言两语便能打动别人,不会说话的人,即使你说上几天几夜也不见得有人会理你。说话,不仅是一种天赋,更是一种技能,只要适当练习,我们每个人都能说出让他人舒服的话来。

    志晶,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擅长心理、沟通、个人成长领域图书的写作和翻译,代表作有《我们内心的冲突》,《操控心理学》等。

    从故事,共鸣,联想出发,让你的沟通直抵人心

    在《让沟通直抵人心的6条路径》这本书中,志晶老师将从“故事”“共情”“联想”“注意力”“框架”“逻辑”等六个维度,帮助我们解决沟通中的困惑,帮助我们达到高效沟通的目的。

    想一想,在平时与人的沟通中,我们是否有会有以下的问题?比如:想要沟通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自己说的话毫无逻辑;对方总是对自己的话无动于衷;不能和对方长久地进行沟通;无法和对方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对方总无法接受自己的想法。如果您已经出现了上述的某些情况,说明您需要掌握一些沟通的技巧了。

    接下来小妖将从故事,共情,联想这三个层面来带您走进高效沟通者的世界。

    一,一个富有感情和说服力的故事,比千万个道理都有用

    从故事,共鸣,联想出发,让你的沟通直抵人心

    《一千零一夜》中的山鲁佐德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在书中山努亚国王因为王后的放荡行为深受打击,因此决定每天娶一女子,第二天杀掉。国王的暴行持续了3年,宰相实在找不到王国中的女子献给国王时,无奈送出了自己的女儿山鲁佐德。山鲁佐德是宰相的大女儿,聪明大方,又饱读世界文学,决定凭借自己的智慧,拯救更多的无辜女子。

    进宫后,山鲁佐德每晚都会给国王讲一个故事,而她每次讲到精彩处天都亮了,国王想要听故事又必须要等到晚上,就这样山鲁佐德,给国王讲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不仅救了自己,还救了无数的女子,并让山努亚国王成功爱上了自己。

    从山鲁佐德的故事我们就能知道,故事讲得好,不仅能救命,还能当上王后。知道了讲故事的威力后,我们则需要把关注点从讲故事转移到故事思维上面。“讲故事”只相当于一种形式,而“故事思维”则是要求我们在脑海里,把我们要传达的信息和语言,进行故事化的处理后再说出来。

    故事思维涉及到“故事发生的背景”,“激烈的矛盾冲突”,“生动的情节”,“引人思考的内容和问题”这四个要素。说清楚故事发生的环境,能帮助对方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说话内容,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则是一个故事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而我们讲故事,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因此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适当地引导对方进行思考。

    如何让我们的故事打动人呢?把细节具体化,从而营造出一种画面感。比如,跟男朋友说,“我想和你在一起。”我们可以这样说“亲爱的,我想和你结婚。婚后,我们要在成都买一套带花园的大房子,然后给你生两个可爱的宝宝,再养一只叫阿旺的金毛。这样好幸福啊!”是不是就比前一句画面感更强呢?

    多用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多用真实场景,会让我们的故事更有说服力,而且经历过的故事我们可以讲得更好。要突破故事的原型。就像老师给学生们讲课一样,我们也可能会经常讲同一个故事。但我们每次讲的时候,不应该完全重复之前讲过的内容,而是根据听话的人来调整、重新加工我们的故事,换句话说,每次把它当成一个全新的故事来讲。

    要付出情感去讲故事。好的故事,一定有好的情节,而情节又要求我们有情感的起伏变化在里面,这样才能打动自己,然后再打动别人。

    二,共鸣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前提

    从故事,共鸣,联想出发,让你的沟通直抵人心

    1928年,沈从文第一次出现在吴淞中国公学的课堂。他只有小学的学历,而他面对的却是一群高知识水平的大学生,沈从文很紧张。他在讲台上呆站了五分钟,然后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对不起,请同学们等我五分钟”。

    又过了五分钟后,沈从文才硬着头皮开始讲课,原本计划演要讲一个小时的内容,他十几分钟便讲完了。时间还很长,课堂上又陷入了尴尬的氛围,沈从文便又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

    第一堂课就洋相百出,沈从文想学生们一定会嘲笑他,可没想到台下却响起了掌声。沈从文写在黑板上的两句话,无疑是在露拙,可正是他的这份真诚,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也正是这份坦诚,学生们才更理解沈从文,由此也可见真诚是引发共鸣的基础。

    共鸣,也可以说是共情。而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共情这种能力,才能换位思考,感受他人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人的言行举止,赢得他人的信任,和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想要与他人产生共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用户思维。

    简单来说,用户思维就是,与人交流时,多考虑他人的感受,以他人为中心,在交流中学会倾听,把说话的机会让给他人。而以他人为中心,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在沟通时多说“我们”,少说“我”。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说明上帝在创造我们时,也是希望我们能多听,少说。

    但生活中每个人因为知识构成,所处身份地位不同,沟通中的矛盾冲突也是难免的。生活中很多人与别人产生冲突,大多是由寻求关注和求胜两种心理决定的。

    在与人沟通中,我们首先要明确的就是矛盾冲突是避免不了的,每个人都想赢得别人的关注。至于别人和我们的不同,我们只要保持开放和热情的态度就好,没必要非争出对错输赢。往往我们在口头上赢了对方时,却会给对方留下讨厌的印象。

    三,真正厉害的人,都能通过联想,于无形中影响他人

    从故事,共鸣,联想出发,让你的沟通直抵人心

    多年前,美国芝加哥大学打算建一座新楼,但预算达到了上百万美元。从哪儿去找这笔钱呢?校长哈伯左思右想,决定要找富人们掏钱。一天,哈伯来到了芝加哥电车公司,走进了洛克菲勒的办公室。当时正值午休,办公室只有洛克菲勒一人。哈伯先为自己的不请自到道了歉,然后谈起了他的人生价值。

    哈伯说自己每次坐电车时,都会想到洛克菲勒,想到他赚了那么多钱,可一旦他离开这个世界,便没有人记得他。看到洛克菲勒露出了微笑,哈伯继续说,有一个机会可以让洛克菲勒流芳百世,那就是用洛克菲勒的名字来为芝加哥大学的一座新楼命名。

    而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很仰慕洛克菲勒,而且这个机会是他从其他校董事手里抢来的,原本这个机会是要给洛克菲勒的一个仇人的。最后哈伯说此事不急,递给了洛克菲勒一张名片便离开了。洛克菲勒果然给哈伯打去了电话,还主动签下了一张100万美元的支票。

    从哈伯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高效的沟通者都能在沟通中,戳中对方的痛点,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从而在无形中影响他人。在沟通中,使用“上堆下切”的技巧就可以帮助我们把话说到对方的心里。

    “上堆下切”包含“上堆”“下切”“平行”三个层面。简单来说,“上堆”就是把他人做事的动机扩大,找出他人做某事的意义,有意地拔高他人。“下切”就是从沟通中挑出一个点,把它细化、放大,从而找出问题的本质。而“平行”,则是引导他人发现同等意义或层面上的其他选择。

    在掌握了“上堆下切”的沟通技巧后,如若我们能在沟通中心存善意,将更能促使沟通的结果向好的方向转化。所谓的心存善意,就是将人往好处想,为他人行为的赋予高贵的动机。

    比如工作中,上司批评我们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他怎么那么坏,老是找我们麻烦”。而当我们心存善意,则可能会想“他是看得起我,才会给我指出来”。这样想的结果就是,我们可能很快就会取得进步,还能跟上司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

    当我们心存善意,我们所表现出的善意的言行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对方,从而激发对方的利他心理,让事情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

    写在最后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独立存在的,也没有谁不需要和他人沟通。沟通是一切人际活动的基础,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一项技能,相信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沟通高手,只要我们先掌握了沟通的内在逻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故事,共鸣,联想出发,让你的沟通直抵人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xt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