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茅酒香

作者: 比秋乡 | 来源:发表于2020-12-29 07:39 被阅读0次

12月26日,毛的诞辰。毛与周喜欢喝茅台酒。毛曾对贵州下达生产指标:“搞它一万吨。”

卫星奔上天,“伟人”放光芒。

万吨茅酒釀,农民饿断肠。

1958年3月中央决定在成都召开会议。成都会议是一次批判“反冒进”、为大跃(越)进鼓劲加油的重要会议。会上,毛要求越进。他直接提出,要搞几十个、百把个“大丰收”的例子,这成了各地“放卫星”的第一推动力。

在这次会议上,毛很关心茅台酒的生产情况,对时任贵州主官周林下达指示:

“搞它一万吨。”

这就是半个世纪前,在那个“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狂热年代,茅台酒像发了疯一般,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产量大越进。

每生产1吨茅台酒,要消耗5吨粮食。问题是,大越进后面紧跟着是3年大饥荒,这么多粮食从哪里来?

答案是:从贵州全省及邻省四川紧急调粮。

据记载,这样的紧急调粮达到五次之多。仁怀县志就记载了1959年,茅台酒原料告急,厂领导向上级呼吁,贵州从全省调集粮食支援茅台的情况。这次调粮的具体数字是:遵义11万斤、毕节29万斤、铜仁10万斤、黔东南12万斤、贵阳7万斤、湄潭1万斤、习水10万斤、铜梓10万斤、安政1万斤、赤水4万斤、务川1万斤、熄峰1万斤、仁怀20万斤,共计117万斤。后来还不够,中央又从四川江津调来70万斤,支援茅台酒生产。

当时,农民生产的粮食必须卖给国家,自己留多少也得经国家批准。城镇家庭凭粮本和粮票供应粮食。这叫统购统销。

当时的贵州省粮食厅厅长王民三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那时贵州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浮夸风,大肆虚报粮食产量,直接后果就是把农民手里的粮食都征了过来。

1958年贵州省上报产粮180亿斤,但实际只有104亿斤。为了达到虚高的统购指标,就强迫农民多卖粮。结果是,1958年比1957年粮食减产2%,征购数量却反而增加了23.8%,达到33亿斤,导致农民被迫把口粮都给卖掉了。

1959年,粮食产量继续大幅减产到84亿斤,征购原粮却上升到40亿斤,占产量的47%。

1960年,产量继续减到63亿斤,征购数量却升到产量的52%。征购后人均留粮只有215斤原粮。215斤原粮折合大米只有150斤,平均每人每天只有4两。

“为保茅台,贵州做出了巨大牺牲。”王民三还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茅台急需高粱,省里就从四川协商筹集400万斤高粱,四川的条件是贵州用400万斤大豆换。“这对贵州来说很不划算,因为大豆的营养价值和紧俏程度都比高粱高很多。”

这可是一桩很不合算的“买卖”。

相关文章

  • 万吨茅酒香

    12月26日,毛的诞辰。毛与周喜欢喝茅台酒。毛曾对贵州下达生产指标:“搞它一万吨。” 卫星奔上天,“伟人”放光芒。...

  • 在茅台古镇,沿着酒香走

    沿着茅台镇的石阶,从汉朝开始度量 茅台的酒香从王茅 赖茅开始交融 留在石板上的盐商之痕越来越复杂了 氤氲跟着脚步,...

  • 七月茅溪——酒香茅台

    离开茅溪时,旭哥一定要我们到茅台稍作停留,吃完午餐再走。来时经过了茅台镇,那一整条街全是卖白酒的,花花绿绿...

  • 《西江月·山水》

    破晓君早, 莫笑少年不勤劳。 溪流泛舟,青烟袅,落花抚琴尽逍遥。 茅盧藏酒香, 鞭竹鸣天响。 悠悠千古多少事, 西...

  • 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几个问答

    近两年来,我国每年牛肉市场需求大致是1000万吨,产量是700万吨,进口80万吨,缺失的200余万吨主要由走私填充...

  • 真全粮婚宴定制酒:传承酱香白酒工艺

    其实,酱香型酒也叫“茅香型”酒。这类香型的白酒香气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浓不猛,回味悠长,倒入杯中过夜香...

  • 农家六月

    农家六月耕耘忙, 满目金黄稻翻浪。 利刃犁开万重波, 牛车载得千担粮。 热情好客人情暖, 陋室原醅谷酒香。 傍晚茅...

  • 酒的香型简介

    酱香型,又称为茅香型,以贵州茅台酒为主要代表。这类香型的白酒香气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浓不猛、回味悠长等...

  • 2017.03.13螺纹钢期货操盘日记

    全国主要钢材库存1539万吨,周减少61万吨,连续三周减少。 今年压缩产能5000万吨,不包括地条钢。...

  • 白酒的十二种香型

    摘要:酱香型又称为茅香型,以贵州茅台酒、四川郎酒为代表。这类香型的白酒香气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浓不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吨茅酒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ax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