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个工科生在选修艺术美学后的一点感想

一个工科生在选修艺术美学后的一点感想

作者: cd3de904af74 | 来源:发表于2020-06-02 12:04 被阅读0次

    当我们谈起艺术创作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我们不如先把其比作艺术创作的血与肉。我们常说一个东西有血有肉,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有血有肉,即富有生命的活力和内容。当我们说一部电影有血有肉,那这部电影八九不离十是一部佳作。那么不论是人物的塑造,还是情节的安排,肯定都很丰满和精彩。

    艺术作品可以说是创作者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孩子。客观性是这个孩子的皮相和内脏,主观性就是这个孩子体内奔涌的血液。试看,没有客观性,这个孩子一定外表上不太符合人们的审美。形式美是很重要的,让人看起来愉悦的画作和雕塑大部分都符合形式美,遵循比例尺度合适,对称平衡,对比和谐等法则。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画作和古埃及的雕塑。至于音乐则是节奏和韵律。比如我特别喜欢的hip-hop,我喜欢的作品无不是有着优秀的flow和鼓点。但是只有客观性的挥洒,我们也不能称这个孩子可爱,惹人怜。没有血液的奔涌,与蜡像有何区别?尤其是在现在科技发达的现在,手机,单反等工具随处可见。如果只是一味注重客观写实,怎么可能比得过这些光学仪器呢?

    在人类早期无意识形态下进行艺术创作时,他们可能只是为了生存,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对大自然的一种简单模仿和再现。而无论是山洞里绘画的红色的牛,还是图腾,原始面具等我们能说这没有主观性的发挥在里面吗?当人类被对美的追求驱动着去发现自然,,改造自然的那一刻起,我认为,主观性就被掺杂在了无意识或有意识的“艺术创作”中了。这种主观性,我还觉得是人与其他低等动物的区别之一,狗不会为了森林的繁茂,湖水的清澈而感动,不会为了清晨滴落的露珠而感到岁月飞逝。“狗生”如朝露。

    所以,要我看,主观性和客观性都是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可缺少的。当作品兼具了主观的情感表达和客观的描形画物,我们就见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作《圣母子》,当把神描绘成一个母亲形象,神不再是高高在上,只会令人畏惧,我们对神产生了更复杂的感情,就是对母亲的依恋。这幅画作中迸发出了一种奇异的女性美。而这种女性美不是单单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偏颇表达,而是浑然一体的融合产出的效果。而中国画比较奇妙,客观性很强的有工笔画,细细描摹,主观性占主要地位的有泼墨山水,大片留白,富有韵味。不过工笔画中的小鸟因为画家主观性的描绘也每一只都不同,比如八大山人笔下的鸟,目光犀利桀骜。好像充满对这世道的不喜和鄙视。而民间年画中的小鸟却憨态可掬。泼墨山水虽然写意感强,但也依托于大山大河,借山水迸发出滂沱意。

    不过我认为,主观和客观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发生在作品中表现得主次问题。随着人类文明日益发展,我们越来越习惯于赋予作品意义。我们开始总是追问,这个是什么意义,那个有什么意义。观画,总是追索这幅画这么画有什么意义。听歌,这句歌词有什么深意。读小说,这个隐喻又是怎么讽刺社会的。我们不再只满足于浅显。开始追求深刻。甚至我们会因为意义的深远与否,表达的形式精巧与否来评判一个作品的水平高低。主观性,在这个评判标准下比客观性地位要来的高一点。我不是说这样不好,现在,当欣赏水平提高一点后,我开始领略一个作品形的背后更庞大得美。我在看到莫言,刘震云小说,在读着朴实甚至有点愚拙的文字时,文字当然不如席慕容华丽,故事当然不如大冰来得酣(千)畅(篇)淋(一)漓(律)。但是作为最早注入强烈主观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文学的魅力就在这。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汉字组合,呈现在读者脑海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活的,每一次生离死别都是铭心刻骨的,每一次交谈都是一次灵魂的邂逅。而纪实文学的魅力又在哪里呢?柴静说真实自有力量。纪实文学就是求一个客观,尽量减少个人的观点抒发。让客观叙述的故事自己把意义呈现给你。《夹边沟记事》,文革时的惨案血淋淋,无数的人的惨死在乱葬岗上,然后像个被打死在窗户上的蚊子,冒出一点点血然后就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现在的我们,总是说毕加索的画难懂,龚琳娜的歌难懂,普鲁斯特的书难懂,这个城市中心的雕塑也是看不懂。作品本身没有难度这一说,只是可能主观性的呈现大于了客观性。我们还是要多在美学的路上跋涉一段时间,掌握一些方法和看待的角度。下里巴人也能欣赏阳春白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工科生在选修艺术美学后的一点感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cu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