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余秋雨·关于凉州的文化大争抢】

【余秋雨·关于凉州的文化大争抢】

作者: 琳同学的写作专栏 | 来源:发表于2020-06-01 10:09 被阅读0次

昨天曾经预告在说到伟大的唐朝诞生之前,还有一些西边的故事要说,现在我们就要把目光移向西边了。这移动的幅度不小,这真要惊叹存在中国文化的地域体一样,实在大的让我们骄傲。前面已经说到北魏王朝的统治者不仅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北方旷野的陌生,而且还带来了世界其他文化的陌生。那么要问,他们是经过的一条什么样的通道把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巴比伦文化带到山西大同的呢?

这条通道很长,其中一段特别是关键的一段叫河西走廊,在现在的甘肃省,走廊还远不是全部,它所连接的两端更是广阔无垠,这一端是中国大地,而另一端就连接到了西域印度、波斯、巴比伦。我昨天已经透露北魏王朝在山西大同建造云冈石窟的时候与他们抢来的一个伟大雕塑家昙曜无关。用一个“抢”字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他们究竟是从哪里把昙曜抢来的呢?这个远方是在哪里,他们又是用什么办法抢来的呢。

一、抢走三万人。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先把昙曜这个名字解释一下。昙、曜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在古文中的意思就是在密布的云层中照下一缕阳光,他就是这一缕阳光,他是西域人,故乡应该在现在的阿富汗一带,那我还要考证,我认为他是公元五世纪世界最伟大的雕塑艺术家,他长期生活在凉州,也就是现在的甘肃武威,当时全中国的佛教圣地,他在那里主持了天梯山石窟的建造,而天梯山石窟中就明显地引进了犍陀罗艺术,也就是由亚历山大东征而与印度文化相融合的艺术。公元439年,北魏王朝发动了一场战争,把昙曜抢走了,从现在的甘肃武威抢到了现在的山西大同。按照当时的说法是从凉州抢到了平城。路,实在是非常遥远,被抢的远不仅仅是昙曜一人,北魏王朝有五例把凉州的私家大族、佛儒学者、著名工匠三万余人全都抢到了大同,其中还包括了3000余明高僧,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一次用军事手段完成的精英大迁徙。由于规模巨大,这实际上也变成了一次文化中心的大挪移。我一直设想着这支三万人的浩大的迁徙队伍,他们在凉州过得很好,现在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远方去定居了,不得不去,因为有军队押送。但军人态度并不凶,一路上照顾有加,因为这三万人既是俘虏又是客人,而且是北魏君主日夜思念的客人。这三万人全是高等级的文化人,再加上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因此,骑在马背上的将军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一辈子打来打去,先抢财务,再抢土地,最后是抢文化。抢文化很麻烦,这三万人松松散散,各色各样,却骂不得哄不得,重不得轻不得,生活上又需要多方照顾,押送很快变成了护送。但是朝廷有令,护送他们完好的达到京城是天下第一使命。这件事关系到朝廷的荣耀,关系到北魏王朝的文化重量,还关系到他们的统治权威,更关系到他们入主中原的合法性。文化是这支三万人迁徙队伍要完成的唯一主题。

我认为公元五世纪中叶,在中国北方大漠中的这支队伍,这支只为文化不为别的的队伍,这支几乎穿越了整个中国北方的队伍,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很重要,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很显眼。这支队伍在他行进过程中,已经给中国文化带来了重大的结构调整,三万人当中,虽然也有不少儒家学者,但是,更重要的是佛学家和雕塑艺术家,这也就是说,原来中国文化不太重视的两大思维——宗教思维和审美思维,已经大踏步的登堂入室,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主题结构。这么一想,这支三万人的迁徙队伍就更重要了,我们知道再过一些年,这支队伍当中的一部分人,以及他们的子女和学生还要回过头来向西迁徙。因为孝文帝拓跋宏发现,文化中心的建立还需要其他多种条件。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同也就是平城,还很难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因此,又出现了一次由东向西的反向迁徙,目的是找到洛阳。随之,我们看到云冈石窟的风采就闪现在洛阳的龙门石窟中了,洛阳已经逼近长安了。因此,不妨说,孝文帝所指挥的后一场迁徙,也就是在为中国寻找真正的文化中心,很有目光。但是,不管是大同的云冈石窟还是洛阳的龙门石窟,都被学者称之为凉州模式,也就是说,起点还是在凉州,那么,我们不能不追根溯源了。

凉州,是怎么会成为全国佛教中心的呢?怎么会成为遥远的地方来争夺的对象的呢?说来好笑,这居然与以前的一次文化大争抢有关。

让我们回到凉州,凉州,那一带成为走廊,首先,是汉武帝做的,他的年轻的战将霍去病功劳最大,但是,即使打通走廊,如果生态恶劣,即使一直是走廊也会荒废。恰巧河西走廊不是这样,这个地方虽然在遥远的西风北方,但是祁连山的冰川雪水非常丰沛,因此没有旱灾,但四周比较干燥又没有涝灾,这便是让农耕文明得天独厚,而且这里又有水草丰美的畜牧场,汉武帝还要让这条走廊在良好的天气之外聚集人气,因此又实施了军事移民和屯耕移民。这两种移民使这儿的屯耕者很快的多达十八万,这十八万的人口当中,有很多是中原来的士兵,他们把中原的农耕技术都带到这儿来,所以们这里的农耕技术很发达,有一些中原人来到这儿就不想走了。公元四世纪之初,中原发生了永嘉之乱,民众纷纷南逃和西逃。西逃的重要的目标就是河西走廊的重镇武威,西逃的人群当中有很多是家境殷实的大家族和深厚的大学者,带来了高层级的生活方式,于是这里就更繁荣了,甚至这里被称为小长安。

好像是天的安排,公元四世纪初元,佛教学者张轨出任武威的凉州刺史,这就使得凉州成了西北沿袭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心。后来,陆续有虢贺、虢羽、牛炳这些大学者聚集,文化浓度越来越高。现在史学家陈寅恪曾经称赞这里虽然地处偏远,却能在频频战乱中保持汉代中原文化的学术,直到融入隋唐,功劳实在不少。

在凉州比中原文化更瞩目的是佛教文化。佛教,在凉州发生的故事无论是精彩的程度还是密集的程度,都远远超过了佛学,让一些文化研究使者都无法补过。最精彩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四世纪到五世纪,如果按照中原文化的AB坐标,那就是陶渊明和谢灵运的时代,那个时代,中原发生的事情比较暗淡,但是如果你把目光投向西北,景象就完全不同了。先是一个叫苻(fu)坚的国君发起了一场文化大争抢,苻(fu)坚,是十六国时前秦的国君,他在夺到政权以后很想统一中国,因此,在南征北战之中,恭恭敬敬请了当时的有名的僧人道安,作为自己的精神文化导师,道安在跟他讲了几次课以后就告诉他,自己的学问还有欠缺,真正懂得大乘佛教教礼的叫鸠摩罗什,你应该向他求教。苻(fu)坚看了一眼已经七十高龄的大学者道安,心想,让这么一位老人钦佩的人该是多么大的年岁的呀,就问鸠摩罗什是多大年龄?回答:三十多岁,这下老夫君吃惊了,因为古稀学者居然推崇一位年轻学者,这位年轻必定真有大本事了,于是又问:你见过他吗,道安说见不着,他住的太远了,在龟(念qiu)兹。龟(念qiu)兹是个重要的地名,这个地方在现在的新疆库车,在当时那就是远在天边了,但苻(fu)坚一想,再远也要把这位让古稀学者推崇的年轻人请来,当时所谓请其实就是抢。而且这抢还不是一般的抢,因为苻(fu)坚打听到了,鸠摩罗什的母亲是龟(念qiu)兹国王的妹妹,这样一个皇家要人,派几个黑衣侠客怎么能抢得过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发动一场战争,派出一支庞大的军队去打龟(念qiu)兹,然后抢人。他抢到了没有?明天再讲。

相关文章

  • 【余秋雨·关于凉州的文化大争抢】

    昨天曾经预告在说到伟大的唐朝诞生之前,还有一些西边的故事要说,现在我们就要把目光移向西边了。这移动的幅度不小,这真...

  • 2022-03-04《中国文化课》-2

    文化大争抢,在这一节中,余秋雨认为不管是大同的云冈石窟, 还是洛阳的龙门石窟, 都被学者称为“凉州模式” 。...

  • 思(五)

    (五) 余秋雨在《何谓文化》里说,关于“文化”的解...

  • 关于“文化”的思考——读《中国文化课》笔记(1)

    近期收听了樊登和余秋雨两位老师关于《中国文化课》的对话实录。余秋雨老师关于文化的解读和中国文化脉络的讲解,深深地吸...

  • 《空岛》-余秋雨【原创】

    关于余秋雨 每个人都应该读余秋雨。我读余秋雨,是在中学,《千年一叹》《文化苦旅》《霜冷长河》《行者无疆》。。。初读...

  • 文化大争抢

    古代人打仗,一般先抢财物,抢土地,还抢人口,到最后还抢文化。抢文化当然主要的是文化人。今天想讲一讲有一位重要文化人...

  • 喜欢旅游的人,不妨去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

    喜欢旅游的人,不妨去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 看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深感其文化底蕴深厚,见...

  • 素面朝天贾平凹

    我刚刚写了一篇关于余秋雨散文的杂乱感想,主要说的是作品内在的“文化”意蕴。其实,余秋雨的语言风格,颇有特色,很值得...

  • 文化是什么?

    本文是余秋雨一篇关于文化的演讲稿复述(演讲于2010年) 本文主要讲关于文化的六个内容: 文化是什么; 文化的最终...

  • 行吟三世

    2016南国书香节上余秋雨关于“阅读与品质生活”的演讲实录 这是余秋雨的最后一次演讲。在这之前只接触过他的文化苦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余秋雨·关于凉州的文化大争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dj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