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文化”的思考——读《中国文化课》笔记(1)

关于“文化”的思考——读《中国文化课》笔记(1)

作者: 晶亚 | 来源:发表于2019-11-14 17:35 被阅读0次
关于“文化”的思考——读《中国文化课》笔记(1)

近期收听了樊登和余秋雨两位老师关于《中国文化课》的对话实录。余秋雨老师关于文化的解读和中国文化脉络的讲解,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即利用樊登读书的积分兑换来了《中国文化课》这本近60万字,650页,体量较大的书,一睹为快。

《中国文化课》这本书是余秋雨老师面向普通公众讲授中国文化的通识课。他将中国文化作为研究、写作的主线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努力,独自完成了从空间、时间、人格、美学等纬度梳理中国文化的工作。

这本书非常吸引我的地方有三点:一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文化到底如何理解?二是书中以人物线索梳理文化历史的方式,让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了一定了解;三是为什么说中国文化是人类各大古文化中唯一的长寿者?

01

“文化”这个词尽人皆知,也时常挂在我们嘴边,例如,在评价一个人时经常这样说,这个人有文化,懂得多,知情达理;这个人没文化,有理说不清道不明。家中长辈或学校的老师也经常教育孩子和学生,要努力学习,将来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有文化的人。

其实,这里说到的“文化”到底是什么?似乎都难以说得明白,也难以真正的用文字把它解释清楚。

文化非常重要,很少有人否认的。但是,它的起点性问题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的定义又是什么呢?

余秋雨老师在给出文化定义之前,利用几个“傻问题”的例子牵引出一系列根本问题的学术课题:文化的定义,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中国文化的基本脉络,中国文化的长寿原因,中国文化的强弱所在等等。这些课题的完成,你就会明白上述提到的问题。

余秋雨老师给文化制定了一个最短的定义:“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这个定义包括三个关键词,精神价值,生活方式,集体人格。定义虽短,但内容却非常丰富。

书中实例,跨国婚姻的破裂和离异,就是双方想法上的差异,是文化的差异,其实就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而造成的。亲情伦理体现了精神价值,清明扫墓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一定会形成一个人的生命格调、行为规范,或者一群人的生命格调、行为规范上的共同默契。这种共同默契不必订立,而是深入到潜意识之中,成为一种本能,这就是所说的集体人格。

(待续)

相关文章

  • 关于“文化”的思考——读《中国文化课》笔记(1)

    近期收听了樊登和余秋雨两位老师关于《中国文化课》的对话实录。余秋雨老师关于文化的解读和中国文化脉络的讲解,深深地吸...

  • 美术生对文化课请求是什么怎样复习文化课

    美术生对文化课请求是什么怎样复习文化课 关于美术生来讲,考大学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是什么?怎样温习文化课?小编针对这...

  • 介绍一本书

    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

  • 成都艺术生文化课学校

    成都艺术生文化课学校 艺考生文化课语文重点复习建议 1.关于语文知识点: ①语文大阅读题,要从题型问题出发,以结果...

  • 成都全日制艺考生文化课学校

    成都全日制艺考生文化课学校 艺考生文化课语文重点复习建议 1.关于语文知识点: ①语文大阅读题,要从题型问题出发,...

  • 在路上

    2023.1.1-1.10读的书 第一本:《中国文化课》 想要系统了解中国文化,最快捷的打开方式就是去读余秋雨的《...

  • 读《中国文化课》

    最近朋友给我介绍了一本书余秋雨老先生的《中国文化课》。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中国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

  • 致我的莎菲

    对于很久未读中国文学的我,应中国语言与文化文化课程的需要,拜读了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女性文学的的视角...

  • 《中国文化常识课》行走的文化课,揣口袋放肆读

    《中国文化常识课》行走的文化课,揣口袋放肆读 从小孩子起,多抓一抓我们的文化自信方面的培养,是一项伟大工程。《中国...

  • 红色文化课堂笔记(第2课)05.29

    红色文化课堂笔记0529 第二课:红色文化的管理价值 主讲人:杨志峰老师 一、为什么要学习红色文化? 1、红色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文化”的思考——读《中国文化课》笔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zrictx.html